天冷嗜睡暴食?当心季节性抑郁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沙莎
小雪的节气已过 , 寒冷逐渐加强 , 看着树叶凋零 , 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 。 事实上 , 秋冬季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 , 有研究表明 , 约有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 。 为何秋冬季抑郁症高发?如何正确应对与预防?对于抑郁症大众又有哪些认知误区需警惕?
天冷嗜睡暴食?当心季节性抑郁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
2周大部分时间处于如下一种或几种状态:
●抑郁心境
●兴趣减少或缺失
●疲乏无力
●愉悦感减退或缺失
另外还有以下可能伴随的症状 , 作为是否抑郁的附加判断:
●自我评价降低、自责
●精神运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 思维迟缓 , 言语行动滞后
●消极悲观:内心体验及行为
●躯体症状(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疼痛
·睡眠紊乱
·食欲紊乱
·性欲减退
天冷嗜睡暴食?当心季节性抑郁】·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
留心非典型症状
嗜睡、暴食、体重增加等 , 竟然是抑郁症在“作怪”?
临床研究发现 , 具有季节性发作特点的抑郁症患者 , 可能与常见抑郁症的症状有所不同 , 呈现出了一些非典型的特点 , 需要格外留心 。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 业内存在多种假说 , 而季节性抑郁症的发作最常见的假说正是与生物节律相关性较大 , 而生物节律与皮质醇、褪黑素有关 , 人体中皮质醇的分泌 , 可以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 。 褪黑素作为大脑松果体分泌的睡眠激素 , 则会让人变得困倦、更易入睡 。 健康的状态 , 需要皮质醇与褪黑素达到一种平衡 。
进入秋冬季 , 光照时长减少、强度减弱 , 进而可能诱发褪黑素分泌紊乱 , 如分泌较多 , 人容易萎靡不振、特别困倦 , 而生物节律的异常正是季节性抑郁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 。
季节性抑郁症的发作 , 容易“找上”哪些人?该病症本质上还是抑郁症 , 只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 因此最需要警惕发作的人群仍是抑郁症患者群体 。
目前 , 在网络平台上大家会看到一些筛查或评估抑郁症程度的量表 , 然而无论是哪种量表均起不到诊断的作用 , 临床上抑郁症的表现较为复杂 , 亦存在个体性的差异 , 因此当疑似抑郁症时需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 ,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这些认知误区需警惕
“我总是情绪不好 , 肯定是抑郁症……”“你小小年纪 , 怎么会抑郁 , 就是太脆弱了 , 精神不够强大……”“只是哺乳期太疲惫了 , 但是宝宝才是第一位的 , 感觉再累也得打起精神照顾好宝贝……”
这些普通的日常对话中 , 却“藏着”不少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
日常生活中 , 有些人以为情绪总是不好 , 就罹患了抑郁症 , 需要看病吃药 , 其实是泛抑郁症化的表现 , 抑郁症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 , 需要专业医生的参与 。 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临床上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不鲜见 , 然而这个群体又常常被忽视 , 甚至有些家长并不愿意承认孩子罹患抑郁症而阻拦治疗 , 反而给孩子带去了更大的伤害 。 此外 , 产后抑郁症患者同样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 由于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剧烈的波动 , 导致产妇内分泌、情绪等的变化也较大 , 产后抑郁症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关爱 , 然而许多家属以及产妇本身 , 常常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儿身上 , 认为大人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常见的认知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