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饮料酵母/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控制方案 固体饮料杀菌消毒

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饮料酵母/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控制方案 固体饮料杀菌消毒】关键词:饮料酵母超标饮料食品厂生产的葡萄味饮料菌落总数超标固体饮料絮状物沉淀饮料食品厂生产的蜜桃味饮料大肠菌群超标
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饮料酵母/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控制方案 固体饮料杀菌消毒
文章图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7101-2015)中规定 ,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 , 不是致病菌指标 , 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 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 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 , 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 , 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7101-2015)中规定 , 液体饮料一个样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验结果均不得超过10000CFU/mL , 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0CFU/mL 。
酵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 ,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 酵母菌如果使用量超标的话,会引起食品的过度发酵导致腐败变质,促进细菌的生长 , 破坏产品的色、香、味 , 降低其食用价值 , 酵母超标的主要原因 , 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 , 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被污染 。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 , 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 , 破坏食品的色、香、味 , 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 《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规定 , 固体饮料中霉菌应不超过50CFU/g 。 造成霉菌超标原因 , 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 , 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 , 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 检出大肠菌群 , 是有被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 。 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受到了来自原料、包材、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污染 , 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
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饮料酵母/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控制方案 固体饮料杀菌消毒
文章图片
饮料生产微生物控制环节有哪些?
饮料生产微生物控制环节有哪些?
1、原料
原料菌落总数过大 , 因为有很多原料过来都是带着真菌性过来的 , 需要灭菌才能进行配料;
2、生产用水
饮料原水都是通过RO反渗透、石英砂、碳滤过滤等进行对水的处理(处理之后有些原水细菌还有几百个的菌的都有)虽然在后工艺进行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灭菌 , 但是臭氧、紫外线对细菌的控制范围及强度都是有限的 , 只有在原水上面做出杀菌才能保障后工序品质;
3、饮料设备灌装管道系统
由于饮料的设备管道、容器等使用占很大的一部分比例 , 如贮罐 , 输料管道 , 反应罐 , 混合罐等容器长时间使用 , 产生沉积物 , 非常容易滋生微生物 , 而且密封程度大 , 对消毒灭菌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饮料的灌装头也非常容易染菌 , 消毒一定要及时 。
很多厂家清洗管道通常都使用片碱 , 二氧化氯等清洗剂、消毒剂进行对管道的冲洗消毒 , 而且使用之后还需要进行用热水冲洗管道及使用后抗药性强 , 对于后工艺品质无法保障 , 造成二次污染源;
4、包装材料
空瓶瓶盖通常有很多厂家对于空瓶瓶盖消毒是不够的 , 且很容易被疏忽 , 以为成品料进行很多道工艺进行了杀菌 , 瓶内无需杀菌没有多大关系 , 导致饮料成品灌装后 , 细菌在瓶内迅速繁殖 , 出现涨瓶长霉斑等现象;
5、车间环境空气污染
d加工过程中由于空气的细菌进入到饮料中(空气中漂浮的霉菌孢子造成二次污染) , 加工过程中严格灭菌防止细菌进入 , 做好空间消毒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