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炳村:番茄变成“致富果” 乡村振兴别样红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勐炳村:番茄变成“致富果” 乡村振兴别样红
文章图片
工人在新平勐鑫商贸有限公司番茄收购点卸载刚从地里采摘的番茄 。 □本报采访人员李瑞铭文/图
冬日里 , 从高高的山岗上向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眺望 , 银色番茄大棚密密匝匝 , 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彝族民居掩映于青山绿树中 , 干净整洁的灰色水泥路如玉带般连着各家各户……
走进种植户丁作祥的番茄大棚内 , 一垄垄翠绿葱郁的藤蔓下 , 一串串或红或青的反季节番茄长势喜人 , 色泽鲜亮 。 “我地里的番茄过两天就可以采摘了 , 能持续采果到明年4月 。 ”丁作祥介绍 , “2020年4月 , 我在勐炳村租了12亩地栽番茄 , 每年平均亩产5吨至6吨 , 今年如果按照去年的行情计算 , 毛收入预计能达40万元左右 。 ”由于在同一地块连续种了3年 , 今年丁作祥在中秋节前后改用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嫁接方式栽番茄 , 周边5户种植户也在他的带动下用嫁接取代传统移栽 。
为何选择在勐炳村种番茄?“番茄在气温低于18℃时病害多 。 勐炳村处于绿汁江沿岸 , 属低热河谷气候 , 全年无霜 , 水土肥沃 , 十分适宜反季节番茄种植 。 ”丁作祥说起缘由 , “前几年我在其他地方种植番茄 , 连种几年后土地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多 , 经多方考察 , 决定在勐炳村继续我的‘火红’事业 。 ”
在新平勐鑫商贸有限公司番茄收购点 , 刚采摘的番茄倒满一地 , 工人们麻利地分拣装箱 , 装载上车销往市场 。 来自宁夏的收购商王鹏俊说 , 勐炳村番茄闻名遐迩 , 种出的番茄外表红、果肉沙、糖分高、果形正且耐储存运输 , 深受市场欢迎 。 经朋友介绍 , 今年是王鹏俊第一年来此收购 , 由于番茄刚上市 , 产量较少 , 半个月收了160吨 , 价格每公斤2元左右 , 待收购商陆续增加后价格还会上涨 。
收购点旁的河滩地上 , 一座座银色大棚整齐排列 。 谁能想到 , 在两三年前 , 这里还是怪石嶙峋和不宜耕作的小、散、乱田块 。 “河滩地以前每年300元一亩都无人租 。 ”勐炳村委会副主任普文平介绍 , “从2018年开始 , 村里通过对绿汁江边3060亩小、散、乱田块进行土地整治 , 新增耕地2001亩 , 实现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 , 极大提升了耕作条件 。 ”
从2017年开始 , 勐炳村组织部分村民到外地学习种植秋冬蔬菜经验 , 陆续引进138户种植大户(10亩及以上)到勐炳村种植番茄 , 当地村民拿出一部分土地流转给引进的种植大户种植 , 就近打工学到技术后自己种植 。 同时 , 该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 , 引进新平森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平勐鑫商贸有限公司等涉农企业 , 成立了新平沐大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以番茄为主的蔬菜产业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
勐炳村:番茄变成“致富果” 乡村振兴别样红】据了解 , 今年 , 勐炳村种植反季节番茄6500亩 , 其中农户种植4400亩、土地流转2100亩 , 预计产值达2亿元左右 。 番茄种植俨然成为该村致富大产业 , 小番茄变成村民“致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