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崇武鱼卷:鲜香扑鼻来 念念渔乡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陈秋红王胜
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雄浑古朴的崇武古城、姿态婀娜的惠安女……来惠安崇武旅游 , 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旖旎风光令人沉醉 。 当然 , 这里的美食同样让人垂涎欲滴 , 如崇武鱼卷 。
一根根小小的鱼卷 , 融入的是当地人的智慧与情感;一道道煎炒蒸煮而成的鱼卷美食 , 演绎的是山海相逢的味道 。 崇武鱼卷是当地民众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著名风味食品 , 入选“泉州十大名小吃”“福建十大渔业品牌”“中华名小吃”“中华老字号” , 并于2015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此后上榜过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冷餐会菜单 , 在各项餐饮文化的比赛中多次获奖 , 深受闽南语系民众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
福建崇武鱼卷:鲜香扑鼻来念念渔乡情】独具特色舌尖之上有“乡”味
崇武鱼卷的产生与崇武古城的兴起密不可分 。 崇武鱼卷是古代军人的军粮在当地口耳相传 。
“崇武自古就是军官守备之城 。 官兵出巡海域时 , 可捕捞到充沛新鲜的鱼类 , 但无法置放多日 。 ”谈起崇武鱼卷的起源 , 崇武食品协会会长经汉芳介绍 , 为了补充海上巡航时的军粮 , 解决鱼获贮存问题 , 军官们在长期的实践中 , 逐渐摸索出了鱼卷的制作方法 。
而据《崇武镇志》记载:鱼卷为崇武城区水产品深度加工的物产 , 目前加工仅限于崇试镇 。 崇武鱼卷的制作起源于清代 ,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
福建崇武鱼卷:鲜香扑鼻来  念念渔乡情
文章图片
崇武鱼卷
在《惠安县志》里 , 关于崇武鱼卷的描述则更为丰富 。 1993年 , 崇武鱼卷主要是群众家庭作坊式生产销售 。 1998年后 , 惠安曼玲食品有限公司、客记食品、阿五食品、崇武蔡记鱼卷、惠芳鱼卷、崇武李皮食品、崇武亚邦鱼卷等企业建成鱼卷生产线 。 2004年 , 产量达到2619吨 , 产值4747万元 。 之后 , 瑞芳鱼卷店生产的“瑞芳鱼卷”成为崇武鱼卷的主导品牌 , 是年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 , 台湾三应电视台专程来崇武拍摄瑞芳鱼卷操作流程 , 节目通过卫星在20多个国家播出;2005年 , 获“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中国名优产品”“福建小吃名店”等荣誉称号;2006年又获“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优产品”等三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和“福建名小吃”“海峡西岸青年最喜爱的泉州品牌” 。 同期曼玲鱼卷也获“泉州十佳名小吃”和“泉州十佳美食”称号 。
福建崇武鱼卷:鲜香扑鼻来  念念渔乡情
文章图片
渔乡情浓
崇武鱼卷口感爽脆 , 味道鲜美 , 虽是鱼肉制作而成 , 吃起来却没有腥味 , 口齿留香 , 别有一番滋味 。 “崇武鱼卷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台湾海峡海域盛产的马鲛鱼 , 鱼肉一定要新鲜 。 ”惠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培芳说 , 以前半夜新鲜的鱼一上岸 , 他们都要马上进行处理 , 将鱼去除内脏、骨头、鱼皮 , 并捣成鱼糜状 , 加入盐、味精等调料进行发酵 , 讲究的就是鱼的新鲜度 , 这是崇武鱼卷好吃的关键 。
除了鱼的肉质外 , 制作鱼卷时 , 也非常讲究鱼肉的发酵度及蒸煮的火候 。 “将鱼肉用手揉捏成什么程度的泥浆状 , 每个师傅各有判断 , 这也非常考验功力 。 ”钱培芳说 。
制作崇武鱼卷的另一大原材料就是番薯粉 。 惠安自来就有番薯县的别称 , 概因惠安地多沙质 , 且城内没有大江大河 , 水资源较为欠缺 , 人们便广泛种植适应能力较强的番薯 。 “番薯肠 , 番薯肚 , 吃番薯 , 最对路 。 ”番薯成为惠安人极具乡愁符号的食物 。 而崇武鱼卷取材番薯粉进行制作 , 也成为了独具惠安标识的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