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如果说180师哪支部队突围还有一丝“轻松”的意味 , 那539团3营8连一定位列其中 。 170余名战士在指导员赵三禄的率领下沿着公路、从美军正面突破封锁 。 130余名战士活了下来 , 他们成建制地回到60军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照片上的人就是赵三禄 , 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 , 第五次战役进行时他只有24岁 。 当180师准备突围之时 , 3营是539团的后卫 , 而8连又是3营的后卫 。 经过和美军的几轮交战后 , 赵三禄和8连的战士与大部队失去联系 。 后面的路应该怎么走 , 是继续寻找大部队 , 还是就地突围?
8连立刻开了党支会 , 会议决定由连长高峰华带领两名通讯员去找大部队 , 其他人由赵三禄指挥在原地休整 , 命运就是在此时发生了改变 。 在等待一夜后 , 高峰华并没有回来 。 赵三禄召集大家又开了一次党支会 , 会议确定部队向北突围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参看180师的突围之路 , 就会发现他们是向东北的鹰峰山前行 。 一些幸存的180师老兵在谈到突围方向时都提到过一点:如果180师一直向北通过马坪里突围 , 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 不止一支队伍(180师)沿着这条路成功地突围 , 赵三禄带着8连走的也正是这条路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要想突围首先要解决口粮问题 , 战士们已经断粮多日 。 赵三禄派出的侦察组带回了好消息:马坪里有一个60军的兵站 , 仓库里还有一些被烧焦的大米和未被完全炸毁的罐头 。 8连的战士就是靠着这些食物暂时度过了难关 。
沿着马坪里方向突围最大的困难是公路太多 , 美军的坦克部队经常会出现 。 不过 , 驻防此处的人数并不多 。 赵三禄让部队白天潜伏 , 夜间抓住时机穿过公路 , 然后钻进公路两侧的大山或密林中 。 等夜幕再次降临时 , 再穿越下一条公路 。 这看似一条“凶险”的突围之路却成为了8连的“救命草”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赵三禄通常会等坦克走远后再让战士向步兵乘坐的汽车发起进攻 , 速战速决 。 等坦克掉头反击时 , 志愿军已经钻进密林中 。 在突围的过程中 , 8连的弹药补给竟然也是靠着战斗缴获而得(使用苏制武器的志愿军直接使用缴获的美军枪支) , 当然还有美军车上剩余的食品 。
利用这样的方法 , 赵三禄率领8连用了六天的时间突破敌人的封锁 。 除此之外 , 他们在路上还汇合了机枪连和炮兵连掉队的少量180师战友 , 最终 , 这支“混编战队”有130人看到了60军副军长查玉升派出的接应部队 。 当赵三禄被带到韦杰和袁子钦(60军政委)面前时才知道 , 8连连长高峰华带着通讯员找到了180师的大部队 , 可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赵三禄从马坪里成功地突围并不代表郑其贵率领180师“杀向”鹰峰是错误的选择 。 郑其贵接到了韦杰的电报:鹰峰有60军其他的部队接应180师 。 在分散突围之前 , 没有哪个指挥员敢冒险让大部队沿着公路前行 。 之所以会有人(包括180师的老兵)提出这个问题 , 是因为他们太想让180师安全地回来 , 180师本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
向鹰峰还是向马坪里突围?180师一个连突围130人,指导员功不可没
文章图片
赵三禄后来一直在原南京军区服役 , 曾任60军政治部主任 , 离休后享受副军级待遇 。 老人家高大健壮、不苟言笑 , 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 在谈到180师的事情时 , 他没有过多地说自己的决断 , 而是讲了更多战士的表现:“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 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 。 有的战士吃了坏罐头后就拉肚子 , 可没有人叫苦 , 全部服从纪律 , 特别懂得履行军人的天职……”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