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两种新冠新变体正在国外造成感染激增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两种新冠新变体正在国外造成感染激增

文章图片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两种新冠新变体正在国外造成感染激增


目前国内的呼吸道感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 特别是流感、肺炎支原体、新冠等多种呼吸道病毒的叠加风险 , 进一步加大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风险和控制难度 , 特别是近期流感大潮的出现 , 也让很多朋友措手不及 。
面对流感病毒 , 我们当然应该积极重视 , 及时接种疫苗 , 积极做好防护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都是有效减少流感感染风险和重症风险的重要措施 。 但同样的 , 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重复感染 , 同样也应该积极引起注意 , 特别是一些具有更强免疫逃逸性的新变体 。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 截至11月23日 , 近10%的美国新冠感染病例都是由新变体BA.2.86引起的 , 而该变体在美国东北部传播的病例已经高达13% , 这个数据对比11月11日的数据 , 已经激增了3倍!

相关专家表示 , 到目前为止 , 在美国占据主要传播优势的变体仍然是XBB变体的亚变体 , 包括EG.5以及HV.1 等 , 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改变 , 以目前BA.2.86变体流行率的激增情况看 , 该变体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新主要流行毒株 。
相比于目前流行的XBB变体亚变体 , BA.2.86变体并不在XBB的谱系中 , 这个变体是奥密克戎BA.2的后代 , 该变体在2023年8月中旬才被世卫组织认定并命名为BA.2.86 , 但它的基因测序在发现指出就引发了关注 。
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 是因为BA.2.86相比BA.2变体 , 它出现了30多处的基因突变 , 而相比于原始毒株 , 它产生的突变高达58处 , 如此大的变化也使得病毒具备了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更强的传播能力 。
关于BA.2.86的由来 , 多名病毒学专家一致认为 , 该病毒变体可能可能是在一名免疫力低下的长期感染者体内产生的 ,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量的变异 , 是新冠变体在长期压力下反复进化而导致的 。
虽然在发现初期 , 各个国家收集到的BA.2.86变体的感染病例只是个位数 , 但对于该变体已经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转移到了免疫力正常的宿主身上 , 很多专家表示了担忧 , 这种担忧是基于变体的超强变异而预测到的传播特征为依据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XBB变体的亚变体一直都在全球新冠感染者中占据着主导 , BA.2.86看似没有兴风作浪 , 其实却也已经开始了它的传播之路 。
进入冬季以后 , 除了我们前面介绍的美国出现了上述的比例激增以外 , 在法国 , 爱尔兰等欧洲国家 , 一种名为JN.1的新变体也引起了新冠病例和阳性率的上升 , 这种新的变体JN.1 , 是在BA.2.86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一个免疫逃逸突变的亚变体(BA.2.86.1.1) 根据专家预测 , 冬季的来临 , 以及圣诞节这样的大型节日的人员流动 , 这个变体的感染范围 , 仍将进一步扩大 。

报道显示 , BA.2.86变体及其亚变体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咽痛、偏头痛、咳嗽 , 发热、流涕等 , 有极少数病例还会出现眼睛不适以及面部抽搐等症状 。 但好消息是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 这种新型的具有超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变体会加大重症感染的几率 , 目前该变体导致的感染 , 仍然与之前的XBB感染引发的风险类似 , 出现重症风险的主要人群 , 还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 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等 。
面对这样的一种形式 , 我们不但要防范流感病毒 , 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感染病毒 , 对于新冠病毒出现的新型变体 , 包括BA.2.86以及JN.1等 , 同样也要积极予以重视 , 这些新变体可以轻易逃过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力 , 从而引发新的新冠感染 , 特别是对于老弱人群 , 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护 , 做好个人防护 , 减少比必要的聚集 ,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