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还会脱口秀、歌舞、情景剧?看复旦上医学霸如何做科普

医学生还会脱口秀、歌舞、情景剧?看复旦上医学霸如何做科普

文章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杨崟倩、张育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如何使用救命神器AED?如何拨开迷雾 , 准确识别高糖食物?近日 , 首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科普大赛决赛上 , 医学生们使出浑身解数 , 在舞台上轮番上演科普讲解、脱口秀、歌舞、舞台情景剧 。 当医学生与科普相遇 , 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首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科普大赛决赛现场 。
据悉 , 复旦上医目前有近20家学生培养单位先后成立了科普实践团队 , 2023年上半年主题教育期间 , 共同发布“复旦上医健康科普中国行”倡议 , 决心以专业服务人群、以青春奉献社会 。 下半年 , 医学院持续推动医学生科普工作 , 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分享、科普视频、科普比赛等形式培养医学科普人才 , 传播健康知识 。
【医学生还会脱口秀、歌舞、情景剧?看复旦上医学霸如何做科普】本次学生科普大赛开赛即收到来自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脑科学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多个院所的52份科普作品 , 经初赛选拔、专业评审 , 15部表演作品晋级决赛 。
记者注意到 , 医学生们的作品多来源于生活 。 比如《猝死“救”在身边——神器AED的使用》节目提出 , 我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一百万 , 而一个人心脏骤停急救的时间只有4–6分钟 , “尽管AED在公共场所的增设越来越多 , 但我们该如何使用它们 , 依然是一个未被普及的科学问题” 。 中山医院的医学生们采用情景剧+讲解的方式介绍了AED的使用方式 。
首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科普大赛决赛现场 。
复旦肿瘤医院的医学生们则关注到了痔疮与肠癌两者之间的关系 , 他们的舞台情景剧作品《非同寻“肠”:有“痔”青年 or 有“癌”青年?》提醒公众 , 痔疮和直肠癌的初期症状往往非常相似 , 便血是这两种疾病比较常见的共同症状 , “如果直肠癌被误诊为痔疮 , 可能会错过治疗直肠癌的黄金时期 , 因此准确区分这两种疾病的早期症状至关重要” 。
此外 , 还有关注高糖饮食问题的《“糖”心风暴 , 揭露高糖饮食真面目》 , 关注如何用良好生活习惯治疗腰椎病的《腰椎病 , 没“痛”不难:科学康复宝典》 , 关注日常很难被患者发现、但容易致盲的圆锥角膜疾病的《圆锥角膜——沉默的视力杀手》等 。
(本文图片均由复旦上医提供)
责任编辑:姜蕾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