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赵东升:SCS脊髓电刺激疗法DTM程控模式治疗25年右下肢顽固性疼痛( 二 )


11月10日早晨调整为B组程序治疗 , 观察五天 , 疼痛明显改善 , 持续性疼痛基本消失 , 每日爆发痛约2-3次 , 每次持续约5-10min , 每次VAS评分5-6分 , 睡眠质量大幅提高 。
病例分享 | 赵东升:SCS脊髓电刺激疗法DTM程控模式治疗25年右下肢顽固性疼痛
文章图片
11月17日
行二期手术植入Intellis?SCS脊髓电刺激器 , 术后持续使用B组程序治疗 , 疼痛持续改善 。
病例分享 | 赵东升:SCS脊髓电刺激疗法DTM程控模式治疗25年右下肢顽固性疼痛
文章图片
11月30日
术后复查 , 电极位于T8中段-T10中段 , 完全位于DTM?程控模式要求的电极位置 。 患者自述 , 疼痛改善良好 , 生活质量提高 。
病例分享 | 赵东升:SCS脊髓电刺激疗法DTM程控模式治疗25年右下肢顽固性疼痛
文章图片
讨论
患者开始测试采用传统单触点40/80/130HZ等多个参数刺激时 , 疼痛缓解不明显 , 随后改为高低频多靶点联合刺激模式 , 疼痛感立刻缓解 , 究其原因在于对疼痛病理机制的认知的提升 。 传统观念认为疼痛多是由于神经纤维损伤导致 , 后来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疼痛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神经损伤后 , 受损的伤害性感受器会释放谷氨酸和P物质等神经递质 。 由于神经递质和化学求救信号过量 ,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被激活 , 它们还会释放影响附近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化学求救信号 。 电刺激使皮层神经胶质细胞发生去极化 。 与神经元不同 , 神经胶质细胞在去极化时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 神经胶质细胞对电刺激的反应呈强度依赖性 。 神经胶质细胞对电刺激产生反应后 , 就会与邻近的星形胶质细胞交流 。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 DTM?程控模式刺激不但可以调控神经元 , 还可以调控胶质细胞 , 对疼痛的改善程度大于低/高频率刺激组 。
使用美敦力Intellis?SCS神经刺激器比较DTM?脊髓刺激与传统SCS的开放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纳入美国的12家研究中心慢性难治性背痛(≥5)伴中度至重度腿痛患者92例受试者 , 完成6个月随访 , 79例受试者完成12个月随访 , 其中DTM组67例 , 传统SCS组61例 , 与传统SCS刺激相比 , 采用DTM?SCS3个月时的背痛缓解在50%以上的患者高达80%)显著高于对照组(51% , p<0.0001) , 12个月时 , 采用DTM?SCS后的有效患者应答率达84% , 而传统SCS组人为51% , p<0.0001;另外 , 12个月时DTM?组的平均VAS评分为1.74分 , 而传统SCS组为3.71分 , p<0.0001 。 DTM?组中 , 10例背痛患者中有7例患者疼痛缓解≥80%;腿痛持续缓解 , 12个月时的平均VAS评分为1.45分;出现切口部位疼痛发生率为1.5% , 出现电极移位发生率为3.0% 。
SCS是一种非损伤性止痛方法 , 至今全球已有32余万例疼痛患者接受了该手术 , 止痛效率达80%左右 , 但有部分患者使用传统模式SCS远期效果不佳 , 故更换刺激模式为高低频多靶点刺激模式(DTM?)可弥补这些不足 。 西安市红会医院率先开展这项技术 , 预示着医院神经外科在疼痛治疗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本期专家简介
病例分享 | 赵东升:SCS脊髓电刺激疗法DTM程控模式治疗25年右下肢顽固性疼痛
文章图片
赵东升 , 医学硕士 , 西安市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 , 原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7年 , 擅长昏迷促醒、脊髓损伤瘫痪、脑脊髓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 近5年成功促醒昏迷病人100余人 , 成功救治脑干出血20余人 , 使100余例脊髓损伤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 。 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完成院内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治疗昏迷病人 , 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截瘫病人 , 第一例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下肢缺血顽固性疼痛 。 参编专著14部 ,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荣获国家专利32项(第一发明人22项 , 其中4项发明专利) , 担任《全科医学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审稿专家 , 《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专利评估专家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青年编委 , 《中外医疗杂志》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