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二 )


《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文章图片
图3.基因检测促进个体化精准治疗发展
最新基因组分析表明 , 新的DLBCL分类可能更好的定义不同的生物特征 , 27%的GCB亚型包含50%双打击淋巴瘤 , 与R-CHOP治疗预后较差有关 。 预后分析显示MYD88集群患者的预后特别差 , 相比之下 , SOCS1/SGK1、BCL2和TET2/SGK1集群患者预后表现优于MYD8集群患者 , 提示了患者分类的重要性 。 此外 , 多中心 , 随机III期的PETAL研究中 , 中期PET联合IPI预测R-CHOP治疗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预后 , 发现中期PET阴性患者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显著更优 。
《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文章图片
图4.中期PET预测淋巴瘤患者预后PETAL研究
沈晶教授指出 , 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淋巴瘤患者的精准治疗进程 , 会成为未来淋巴瘤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B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最新进展
包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CD19/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ADC类药物等在内的B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日新月异 , 层出不穷 。
《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文章图片
图5.B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一览
首先是单抗药物 , L-MIND研究使用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DLBCL , 纳入了80位患者 , 中位随访17.2个月 , 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达到60% , 部分缓解率(partialresponse,PR)为18% , 中位PFS为12.1个月 , 中位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未达到 。 ≥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 安全性目前可控 。
《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文章图片
图6.L-MIND研究显示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DLBCL有效
双抗类药物一直是研究热门 , 在一项接受多线治疗、高度难治的DLBCL扩展研究中 , 59%的患者对初始治疗耐药 , 33%的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 , 结果显示 , 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CAR-T治疗 , CR率一致(35%vs42%) , 与难治性患者相比 , 最近治疗(CAR-T或ASCT)后复发的患者CR更高(70%vs34%) , Glofitamab显示出高和持久的反应 , 目前ORR达到51.6% , CR达到39.4%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仅限于初始给药且可预测 。
EPCORENHL-2研究评估了皮下剂型双抗Epcoritamab , 33名未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接受Epcoritamab联合R-CHOP治疗 , 中位时间26天 , 显示出100%ORR、77%CR和23%PR的良好疗效 , 为高危DLBCL治疗提供了一线治疗选择 。 Epcoritamab皮下剂型具有强大的活性 , 在R/RDLBCL中有令人鼓舞的耐受性 , Ph2EPCORENHL-1研究中DLBCL扩展队列的关键结果显示ORR和CR分别达到63%和39% , 与CAR-T相比 , Epcoritamab具有较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
《2022血液大咖谈》第二十五讲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文章图片
图7.Epcoritamab皮下剂型在R/RDLBCL患者中的疗效评估
沈晶教授指出 , 双抗药物数据持续引起关注 , 但长期持久性和治疗潜力依旧是关注的核心话题 , 首次使用Glofitamab可能集中在CAR-T后或CAR-T不可选择的患者 , 皮下给药以及安全、可及性使得Epcoritamab在门诊环境中更具吸引力 。
此外 , Ph1/2EPCORENHL-2研究第5组中 , 26名患者接受了Epcoritamab联合GemOx治疗方案 , ORR为92% , CR为60% , PR为32% , CR持续中位时间为7.5个月 , 6个月时76%的患者仍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 提示Epcoritamab联合GemOx可能是不适合ASCT的R/RDLBCL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 另外一项研究中 , Epcoritamab联合R-DHAX/C治疗适合ASCT的R/RDLBCL患者的结果同样可期 , 接受ASCT的患者其ORR和CR分别达到100%和86% , 可被用于CAR-T治疗的桥接治疗或用于CAR-T治疗后挽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