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行脚几万里,连印光大师都很佩服他

老阳按:三步一拜 , 是佛教之中表达自己诚心和祈求佛菩萨加持的方法之一 , 虚云法师也曾经三步一拜过 , 今天老阳为大家讲述另外一位法师:戒然禅师 。
戒然禅师是清末时候上海玉佛寺的沙门 。
可是 , 他并不是上海人 , 而是宛平(今北京丰台)人 。 小时候 , 家里很穷 , 父母全都只是替有钱人家佣耕 , 才勉强得以度日 , 哪里还有余钱送戒然上学读书呢?因此 , 少小的时候 , 戒然是大字不识一个 。
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行脚几万里,连印光大师都很佩服他
文章图片
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行脚几万里,连印光大师都很佩服他
文章图片
有一回 , 他经过居家附近的黄、白二寺时 , 听见内面的喇嘛正在诵念经卷 。 这清妙的法音一下子就把他给吸引住了 。 尽管他不识字 , 也没有听懂这些喇嘛们在唱些什么 。 但他却仍然为那种神秘的氛围、悦耳的法号所深深陶醉 , 而且心中若有所悟 , 小见会心 。
后来 , 他又跟随着大人们一起 , 到北京西郊西山上的潭柘寺去烧香敬神 。 潭柘寺是京西一大名刹 , 古木参天 , 林深谷幽 , 香火十分茂盛 。 戒然一到这里 , 便只觉得憩心幽寂 , 万虑俱清 , 为生平所仅见 。 再回想起从前在家边听喇嘛们唱佛诵经时的情景 , 回到家里 , 他便向父母提出要出家修行 , 皈依佛门去 。 但是 , 他的父母却一口回绝了他 , 坚决不答应 。
等到他长大到二十一岁的时候 , 他的父亲因长年劳累 , 积劳成疾 , 病倒在床榻上了 。 于是 , 戒然便请求父母准允他随同北地僧侣一起南下浙江 , 前去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在浙江普陀县) , 朝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普萨 , 为父亲祈福禳灾 。 父母先还以路途遥远、归期难望为借口 , 不想让他远行他乡 。 但是 , 戒然这回却态度十分坚决 , 一副非去不可的劲头 。 他的父母见了 , 心知不可阻拦 , 便听任他南下朝佛去了 。
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行脚几万里,连印光大师都很佩服他
文章图片
三步一拜,五步一叩,行脚几万里,连印光大师都很佩服他】来到大海之中的佛教圣地 , 戒然尚未朝拜观音菩萨 , 便被岛上的旖旎风光和佛境仙仙迹所深深陶醉 。 等到朝拜完毕 , 他更是一心之中 , 只存有佛业 , 而绝不思慕尘凡繁华了 。 归途之中 , 他又一路礼拜天童、天目、天台(均在浙江省)这些佛教名山 , 参谒古刹 , 宛如一名游方四走的佛教徒了 。
这样 , 等他回到家里时 , 已是一岁将尽了 。
后来 , 他的父亲去世了 。 戒然再次向母亲请求出家 , 他母亲见他始终不改初衷 , 数年如出一日 , 便答应了他 。 这年 , 他二十九岁 。
于是 , 戒然便来到弥陀寺 , 出家做了和尚;第二年 , 他又来到拈花寺 , 受具足戒 。 几经周折之后 , 他又辗转来到红螺山资福寺 , 研教念佛 , 矢志薰染 。 前后坚持了七个寒暑 , 却依然只是仅仅能够通读经卷律论 , 而不能将经义奥旨了然贯通于心中 。 而且 , 无论他怎样努力 , 却依然只是原地踏步 , 不见进境 。 于是 , 戒然便思忖道:“看来 , 我的确根钝慧浅 , 仅仅只是凭借着静坐诵佛 , 怕是不能开启愚蒙 , 证通佛宝 。 ”
这样 , 戒然便发下誓愿 , 要勤勉苦行 , 礼拜名山 , 焚香名山 , 焚香诚祷 , 手持口诵 , 三步一拜 , 五步一叩 , 一定要证通关碍 , 求取佛境!
心愿一起 , 随即付诸行动 。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正月初一日 , 戒然便从资福寺出发 , 开始了他艰苦卓绝 , 跪拜名山古刹的历程 。
戒然和尚履雪峨嵋 , 乘云九华;东朝普陀 , 西入剑关;又南下天童、天目 , 北返齐鲁、燕山……真可谓南来北往 , 东奔西走 , 马不停蹄 , 行迹匆匆 。 历时数年 , 行脚几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