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湖南出台新冠肺炎就诊流程与医疗服务指南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
文章图片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傅容容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 , 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 , 安排相对独立区域集中收治核酸阳性患者 , 成立省市县三级专家组……12日 , 采访人员从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获悉 , 为优化新冠肺炎就诊流程与医疗服务 , 湖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医疗专家讨论制定《医疗机构新冠肺炎就诊流程与医疗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
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
《指南》提出 ,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确保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 发热门诊不能随意关闭 , 应当24小时开放 , 为就诊人员随时提供核酸采样 。 各级医疗机构要设立醒目的分诊台 , 做好门诊预检分诊 , 督促所有进入医疗区域的就诊患者及陪护规范佩戴口罩 , 查看就诊患者及陪护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或通过预约诊疗平台查验) 。 在就诊量大量增加时 , 扩充区域(不需三区两通道)、增加诊间、充实医疗力量 , 提高发热门诊服务能力 , 减少排队 , 避免拥挤 。
除发热门诊外 , 医疗机构要在现有门诊相对独立通风区域(或搭建板房等形式)设置核酸阳性患者诊疗区(简称阳性诊疗区) , 满足核酸阳性患者如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和专科诊疗需求 。
《指南》要求 , 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 。 各医疗机构应该及时诊治危急重症患者 , 不得以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拒诊 。 对于有48小时阴性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 , 直接引导进入急诊诊疗区域;无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 , 可引导在缓冲区接受救治 , 同时完善抗原和核酸检测 。
急诊科缓冲区要设置通风好的候诊区、诊室和抢救室 , 要求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 , 按照院感要求做好消毒处理 , 人员相对固定 , 个人防护到位 。 阳性感染者需要急症特殊检查的应做好防护与消杀处理 。
安排相对独立区域集中收治核酸阳性患者
《指南》明确 , 安排相对独立区域集中收治核酸阳性患者 。 住院患者要求提供24小时核酸报告 , 做好封闭管理 , 原则上不留陪护 。 由于病情需要 , 只能留陪人1人闭环管理 。 住院一旦出现核酸阳性 , 及时转往缓冲病房或阳性感染专区 , 做好终末消杀 。 相对独立的阳性感染专区可以是院区、楼栋或病区 。 规模不少于一个独立单元(50张床位)和多个可转换单元 , 主要集中收治基础疾病需要住院的阳性感染患者 , 病区要求封闭管理、独立运行 。
对以新冠肺炎为主的住院患者 , 在发热门诊就诊后收发热病区(或传染病科) 。 各专科病区要在相对独立区域设置缓冲病房 , 尤其是孕产妇、血透、肿瘤放化疗等专科 。 每个病区设置4间缓冲病房 , 其中2间配备必要的供氧和监护、治疗设备 , 可升级改造成4张重症患者救治床位 , 做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 各医疗机构手术室要准备专门手术间 , 提供核酸阳性住院或急诊患者手术 。 对于需要特殊检查的患者 , 可分时段预约集中检查 , 并做好消杀 。
开展科学分级分类收治
《指南》要求 , 开展科学分级分类收治 。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无基础疾病 , 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 伴有基础疾病或高龄等特殊人群情况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 , 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问诊或家庭医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 。 有诊疗需求的患者就近在社区一级医疗机构就诊 。 重点人群(高风险、红色标记)、有紧急医疗需求包括婴幼儿、孕产妇等普通型患者、经过评估不宜居家患者转诊到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 重型、危重型患者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或手术)患者 , 及时转诊到三级医疗机构集中治疗 , 重型、危重型收治ICU病房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