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季新冠猖獗?科学家揭露首个生物学机制

随着各地逐渐入冬成功 , 身边人打喷嚏、流鼻涕的频率增加了 , 就好像感冒和流感与冬季存在着某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 。 细想一下 , 好像的确在天气寒冷的时间段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 , 甚至新冠病毒在冬季也会愈发猖獗 , 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发现明确的机制 , 这是为什么呢?
近日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便解答了这一疑惑 。 研究发现将鼻腔内的温度降低5℃会显著降低鼻内细胞外囊泡的活性 。 换言之 , 冷空气的存在损害了发生在鼻子里的免疫反应 , 使得病毒和细菌有机可乘 , 人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概率大幅度增加 。 此外 , 在这项研究成果中 , 研究者提供了第一个生物学机制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 。
为什么冬季新冠猖獗?科学家揭露首个生物学机制
文章图片
doi.org/10.1016/j.jaci.2022.09.037
鼻腔是第一道防线
在人鼻黏膜上皮原代细胞(原代HNEpC)中开展体外实验 , 采用TLR3典型激动剂Poly(I:C)刺激细胞 , 发现poly(I:C)能够刺激鼻上皮EV分泌 , 分泌量随着时间延长、剂量增加而增加 , 且不存在细胞毒性 。
确认刺激有效后 , 随之采用TLR3/dsRNA复合物抑制剂或(和)IRF3激动剂KIN1148验证了这种效应是通过激活TLR3-IRF3信号轴介导的 。 之后 , 研究者将TLR3刺激的EV与未刺激的对照EV进行比较 , 证实二者特征没有显著差异 。 最后 , 研究者探讨了TLR3刺激EV在原代HNEpC中的上皮间转运动力学 , 发现37℃时 , 细胞摄取迅速 , 且在60分钟内逐渐扩散到整个细胞质中 。 然而在氯丙嗪预处理、4℃低温环境下 , 细胞摄取显著抑制了87.5% , 扩散速度显著减慢 。 表明低温对于细胞摄取EV存在明显抑制作用 。
为什么冬季新冠猖獗?科学家揭露首个生物学机制
文章图片
doi.org/10.1016/j.jaci.2022.09.037
TLR3刺激的EV表现出有效的抗呼吸道病毒活性
明确TLR3刺激显着增加鼻上皮EV分泌后 , 接下来分析这些EV是否具有内在的抗病毒活性 。 研究者采用冠状病毒CoV_OC43、次要群鼻病毒RV-1B和主要群鼻病毒RV-16分别在原代HNEpC中构建上呼吸道病原体模型 , 发现原代HNEpC普遍出现细胞质的空泡化、变圆和脱落 , 并通过病毒dsRNA检测表明已成功诱导细胞病变效应和宿主细胞免疫应答 , 证实模型成功 。
之后评估TLR3刺激的EV介导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 发现TLR3刺激可能会改变EV中的因子物质并赋予EV增强的抗病毒特性 。
为什么冬季新冠猖獗?科学家揭露首个生物学机制
文章图片
doi.org/10.1016/j.jaci.2022.09.037
TLR3刺激上调EV中的miR-17增强抗病毒活性
明确TLR3刺激的EV有抗病毒活性后 , 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了潜在的抗病毒机制 , 通过层次聚类分析、火山图数据分析 , 最终发现6个在TLR3刺激后显著上调并与抗病毒作用相关的miRNA , 其中将已被报道在上呼吸感染期间抑制病毒复制的miR-17作为待验证的作用机制目标 。
采用qPCR证实与未受刺激对照细胞相比 , TLR3刺激显着增加了EV中miR-17的表达;在未受刺激对照细胞中 , miR-17过表达或沉默发现miR-17抑制了病毒RNA复制 , 显著降低了宿主细胞中CoV_OC43、RV-1B和RV-16病毒mRNA水平 , 证实了miR-17对呼吸道病毒的强大抗病毒活性 。 在TLR3刺激的细胞中 , 同样进行miR-17过表达或沉默 , 发现与未受刺激对照细胞相比 , TLR3刺激诱导的EV中miR-17抗病毒活性更强 , 证实TLR3刺激上调EV中的miR-17增强抗病毒活性 。
为什么冬季新冠猖獗?科学家揭露首个生物学机制
文章图片
doi.org/10.1016/j.jaci.2022.09.037
TLR3刺激的EV表面受体-病毒结合
有助于抗病毒活性并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