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上海社区一线:大家相互保护吧,过完这个冬天就好了

·“目前我们只是工作压力比较大 , 还没有出现因为医护感染 , 人手紧缺 , 无法应对的危急情况 。 现在也不做核酸了 , 我们状态好就继续干 , 反正只要能站起来 , 就来干活 。 如果有不适就做抗原检测 , 阳了就居家 。 ”
口述|上海社区一线:大家相互保护吧,过完这个冬天就好了
文章图片
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区供图
“我们的社区医生 , 将在这一次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浪潮 。 ”在12月18日上午举行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 。 他表示 , 接下来 , 社区层面的基层医生将面临99%以上的新冠防疫压力 。
在12月17日举行的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 , 张文宏表示 , “现在 , 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老年人进行充分地保护 , 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 , 第一 , 就是一旦感染如有症状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药物治疗;第二 , 建议他们充分地接种疫苗;第三 , 在大流行期间对他们形成一个反向的保护 , 避免病毒进入他们生活的空间 。 ”
据“上海发布”最新消息 , 12月19日起 , 上海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分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 。
应对行将到来的奥密克戎冲击 , 上海的社区将如何开启老年人“保卫战”?澎湃科技找到1位独居老人 , 1位居委会工作者 , 和2位社区医生 , 在他们的描述中 , 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准备 , 基层医疗系统压力已现 , 药品紧张 , 医护感染 , 社区工作者压力增强……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 但他们期待着扛过这个冬天 , 拥抱不被疫情影响的日常 。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互相关心很重要”
唐女士 , 81岁 , 上海独居老人
口述|上海社区一线:大家相互保护吧,过完这个冬天就好了】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出过门了 , 接下来可能出现一波感染高峰 , 所以未来短期内也不打算出门 。
我已经独居5、6年了 , 比较熟悉独居生活了 。 这次疫情虽然一个人闷在家 , 但还是努力给自己找了很多事做 , 不至于那么无聊 。 比如我虽然不出门 , 但也会在家走路 , 微信步数能达到三四千步 , 其实家里看似地方小 , 但你多走几趟 , 锻炼身体的效果不见得比外面差 。 我每天早上起来还会练八段锦 , 打太极拳 。 下午会和朋友们通电话 , 大家年龄都大了 , 也有不少都是独居 , 子女又很忙 , 所以互相关心很重要 。
食物和药都没断过 。 我有一儿一女 , 都很孝顺 。 他们会定期给我送吃的 , 我女儿昨天(12月17日)下午还来了一趟 , 隔着门给我放了点吃的 , 还消了毒 , 嘱咐我半个小时之后再拿进去 。 儿媳妇之前炸了肉丸子 , 也第一时间开车送过来 。 我平时服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脑溢血的药 , 上次开药还是今年9月 , 当时进出医院还需要24小时核酸报告 , 医院人又很多 , 所以我一次开了很多药 , 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 , 所以疫情在家药也没断过 。
我周围也有独居的老人 。 住我楼上的周大姐就是 , 她前几天还感染了 , 不过现在已经转阴了 , 她阳了3天 , 也是发烧 , 嗓子疼 , 生病那几天我们每天都联系 , 都是邻居 , 万一有什么也好照应 。 我妹妹这两天也感染了 , 她也独居 , 所以平时会雇保姆来做饭 , 可能就是这样感染的 。 我比较看得开 , 但是我妹妹性格跟我相反 , 经常打电话哭着说咳嗽 , 身上疼 。 我听了也心疼 , 只能宽慰宽慰她 , 好在她的子女也很孝顺 , 药啊、食物啊也都没断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