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老年高血压的5大特点!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在大于80岁的高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脑血管死亡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的重要手段。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中将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
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以单纯收缩压升高为主,主要原因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僵硬、弹性降低,当血管收缩时管壁压力增大,血压迅速上升,血管舒张时管壁压力瞬间降低造成脉压差过大,一般临床上以脉差>40mmHg称为脉压差变大,老年人脉压差一般维持在50-100mmHg之间。
2、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正常人血压变化是夜间血压比日间低10-20%,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可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或>20%,甚至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除此之外,老年人以清晨高血压最多见。
3、诊室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常见
老年人血压波动易受情绪因素影响,诊室高血压即白大衣高血压老年患者中较常见,故鼓励老年人做好家庭血压测量。老年人因可能存在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常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
4、血压波动大
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老年患者进食后或者突然起床时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易造成老年人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从而导致跌倒、外伤、骨折等风险。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起床及餐后活动时动作宜缓慢,注意预防意外发生。
5、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和脑卒中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高血压的程度,增加治疗的难度。
降压目标及原则
1、降压目标
★年龄≥65岁,血压≥140/90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年龄≥80岁,血压≥150/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mmHg但尽量不<130mmHg,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应停止降压治疗。
2、降压原则
无论是否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同对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对所有患者都有益处。
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测量和家庭血压测量。
家庭血压测量方法包括电子血压计测量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两种。家庭血压测量是诊室血压测量的有效补充,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自备血压计经常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变化。具体建议如下:
★ 家庭应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上臂血压最准确,血压计应每年校准1次。
★ 建议每天清晨和晚上各测量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测量值作为平均值测算出患者平均血压水平。
★ 血压稳定者可每日测量1次。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主要用于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单纯性夜间高血压等,测量时应保证24小时内白天每20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30分钟测量1次,保证每小时都有测量读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均值≥135/85 mmHg,夜间血压均值≥120/7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