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14届“杏林寻宝” 7种中医绝活亮相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查冠琳庄映格贺林平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中医药的精华 , 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 , 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 , 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传承精华 , 守正创新!12月16日 , “杏林寻宝——第十四届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在广东省中医院上演 , 7种中医特色绝技登台亮相 , 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 把散落在民间的宝贝聚集 , 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
本次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主办;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 在广东省中医院视频号、触电号、N视频、哔哩哔哩直播间等同步直播 , 吸引超过22万人次在线收看 。
经过多轮筛查和论证 , 今年杏林寻宝共呈现了陈氏汉针、深腹针、药王金针小针针法、高丽手指针法、壮医气机针法、圆柔正骨术、梦密导引疗法7项特色疗法 , 来自全国各地的7位中医特色疗法“高手”汇聚一堂 , 演示各自的拿手绝活 。
陈氏汉针“献宝人”陈秀杰 , 出生于辽宁的中医世家 ,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汉针第七代传承人 。 该针法使用汉代金针形制 , 部分复原了汉代针法等 , 传统典籍记载的早期针灸内容 。 现场 , 陈老师演示了按循手法 , 快速找到骨空点 , 现场为32岁长期伏案工作的赵先生治疗颈椎病 。 赵先生在起针后说:“我的脖子一下子轻松了 , 背部也没有那么紧张!症状已经缓解了大半 。 ”
深腹针“献宝人”白桂枝 , 跟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民间医师学习多种治疗技术 , 家传腹针技术 。 该针法根植于传统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和四诊方法 。 深腹针通过气机调摄 , 培元固本 , 使失调的脏腑机能得到纠正 。
广东第14届“杏林寻宝” 7种中医绝活亮相
文章图片
白桂枝儿子刘进峰演示深腹针 。 吴远团摄影
药王金针小针针法“献宝人”何有中 , 该针法是其独门针法 。 要点在于捕捉患者气机的变化 , 结合独特的循经取穴方法 , 把握最恰当的时机与位置进行针刺 。 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 , 简便易行 , 疗效可靠 。 治疗疾病谱较广 , 既可用做治病 , 也可用做保健 。
广东第14届“杏林寻宝” 7种中医绝活亮相
文章图片
高丽手指针疗法“献宝人”金海燕 , 把手视为人体的全息单元 , 提出手上有调节人体脏腑机能的14条经脉和345个穴位 。 该针法特有的“三一体质”诊断法 , 通过按压腹部一些特定募穴判断脏腑的虚实状态 。 根据各证型的不同 , 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推断其脏腑的虚实状态 , 再用虚补实泻、寒温热清的治则 , 选取标准处方在手上进行针刺治疗 。
广东第14届“杏林寻宝” 7种中医绝活亮相
文章图片
壮医气机针法“献宝人”黄智姜 , 从头部发旋圆周定位八卦和十四经络 , 针刺调气穴 , 行呼吸补泻法 , 诊察天地人三部脉而确定相应的针刺处方 。 将家传诊疗技术与现代中医学相结合 , 头部经穴定位方法 。 主要通过调气 ,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
广东第14届“杏林寻宝” 7种中医绝活亮相
文章图片
牛氏圆柔正骨术“献宝人”牛洪峰 , 长期跟随民间老师学习 , 也到高等级医学院所和机构进修学习 , 不断摸索 , 创立了“地基平衡理论” 。 该正骨术运用“望、闻、问、切”精准辨证 , 结合手法“高则按之、陷则提之 , 左则右之 , 右则左之” , 恢复关节功能 , 达到调骨治筋 , 筋骨并治 , 骨正筋柔 , 气血以流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