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服药?家庭备药备多少合适?呼吸科医生支招

感染新冠后如何对症服药?家庭备药备多少合适?呼吸科医生支招
文章图片
寒冬之下 , 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原体更易传播 。 当出现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 , 市民该如何科学用药?
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忠良为市民家庭备药、科学用药“划重点”——
1、即便“阳”了也别慌 。 症状较轻时无须服药 , 好好休息、保证睡觉和营养摄入即可 。
2、如果症状明显 , 可根据具体病情 , 选择退热类、止咳抗过敏类、清热解毒类及祛痰类药物 , 酌情使用 , 一般2-5天症状即可明显缓解 。
3、若3-5天未见好转 , 或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甚至意识模糊等情况 , 需及时就诊或联系“120” 。
4、家庭备药方面 , 适当“备”一些是必要的 , 一般情况下 , 感冒药备几天的量即可 , “囤药”完全没必要 , 也不可取 。
体温不超过38.5℃可以不用药 , 推荐物理降温
目前 , 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其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 , 感染后以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 , 具体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
“临床上 ,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一般3-5天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 2周内呼吸道症状基本缓解 。 ”郭忠良说 。
当患者症状轻微时 , 一般无需用药 。 “病毒感染痊愈的关键是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和感染后特异性免疫抗体的出现 。 如果仅仅觉得有点肌肉酸痛、咽痛、轻微咳嗽或流涕 , 体温不超过38.5℃且不影响夜间睡眠 , 可以不用药 。 ”郭忠良补充道 , 如果觉得难受 , 可用冰敷等物理降温;也可口服连花清瘟颗粒或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板蓝根等中成药 , 中成药择其一即可 。
特别要提醒的是 , 中药类退热药一般有泻药成份 , 如有腹泻或腹部不适者 , 仔细查看说明书后再考虑是否使用 , 一般不宜使用 。
“一般来说 , 多喝水、多休息 , 保证睡眠即可 。 红糖姜汤、冰糖雪梨等食疗 , 或中医穴位按摩、养生操等可以尝试 , 可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 ”郭忠良说 。
有明显症状时可服用复方类感冒药 , 无需重复用药
如果发烧体温超过38.5℃ , 可以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 如对乙烯氨基酚、布洛芬等 。 如果服药后体温下降不明显 , 可再辅以物理降温 。
在临床上 , 有部分患者起病初期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明显症状 , 也可伴鼻塞流涕 , 痰不易咳出 , 且影响睡眠 。 此时 , 建议患者使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类感冒药 , 如泰诺感冒片、克感敏、日夜百服宁、氨咖黄敏胶囊等 。 一般夜间服用一片 , 日间症状严重可以加服 , 但不建议超过3片/日 , 一般1-3天体温就可恢复正常 , 流涕、咳嗽等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
复方类感冒药往往已加有抗过敏止咳类成分 , 一般无需再联合使用较强的止咳药 , 可选择相对较温和的中药类止咳药 , 如痰热清、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 择其一即可 。
郭忠良提醒 , 如果用药3天后体温依然未退 , 就要到医院就诊 , 或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后再用药 , 以免延误病情 。
镇咳平喘可适当用药 , 要注意副作用
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发热 , 或发热1-3天体温已正常 , 但咳嗽较剧烈 , 痰不易咳出 。 这种情况下 , 用药以缓解呼吸道症状为主 , 以免因咳嗽影响休息睡眠 。
郭忠良建议 , 患者可选择镇咳平喘抗过敏类药物 , 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右美沙芬愈创甘油糖浆等 , 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 夜间也可再加用抗过敏类药物 , 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片等 , 以缓解鼻塞流涕 , 改善夜间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