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喉里难化的痰,一个中成药,让气机下降,痰就没有了

慢性咽炎是咽喉里难化的痰,一个中成药,让气机下降,痰就没有了

文章图片

慢性咽炎是咽喉里难化的痰,一个中成药,让气机下降,痰就没有了

文章图片

慢性咽炎是咽喉里难化的痰,一个中成药,让气机下降,痰就没有了

文章图片

慢性咽炎是咽喉里难化的痰,一个中成药,让气机下降,痰就没有了

文章图片

慢性咽炎着实困扰了不少人 , 总觉得喉咙里有痰卡着 , 咽也咽不下 , 吐也吐不出 , 就像一颗卡在喉咙里的梅核一样难受 , 但是你去做任何检查 , 也发现不了任何的病理产物卡在了你的喉咙 , 因此 , 古时候 , 古人直接称其为梅核气 。

而这颗消失的梅核 , 其实正是体内的无形之痰所化生 。
有一个方子 , 尤其适用于梅核气 , 它就是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的上焦宣痹汤 。
上焦宣痹汤:枇杷叶、射干、郁金、淡豆豉、通草 。
我们讲 , 慢性咽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咽喉处有卡痰 。
中医认为 , 喉为肺之门户 , 是故 , 咽喉里有痰 , 问题的源头多半就在肺 。 肺气有肃降的生理作用 , 若是肺气不降反升 , 痰都往上涌了 , 我们的咽喉处自然是会有卡痰的症状 。
是故 , 治疗慢性咽炎的第一步就是要降气化痰 。
枇杷叶可以说是肺经的要药了 , 其味苦 , 性微寒 , 中医讲 , 苦能降泄 。
枇杷叶
是故 , 枇杷叶最擅长的就是把上逆的肺气往下降 , 连同卡在咽喉里的无形之痰一起往下降 。
而枇杷叶的微寒之性又可酌清肺中的郁热 , 郁热是酿湿化痰的元凶 , 把肺中的郁热清散掉 , 其实也是阻断了痰湿化生的源头 。
因此 , 我们说枇杷叶是清肺化痰的要药一点都不为过 。
枇杷叶
除了枇杷叶 , 射干也是一味利咽喉的专药 。
《神农本草经》中就说 , 射干“主咳逆上气 , 喉痹咽痛不得消息 , 散结气 , 腹中邪逆 , 食饮大热 。 ”
射干味苦而寒 , 专入肺经 , 前人有云 , 肺为贮痰之器 。 射干同枇杷叶一同把上逆的肺气镇压下去 , 从根本上先把卡痰的症状改善了 , 毕竟治本和治标一样重要?。 ?
射干
大家可以去看 , 慢性咽炎的人群有卡痰的症状并不是持续性的 , 忙碌的时候症状轻微一些 , 甚至毫无症状 , 而一到闲暇之时 , 思虑一多 , 卡痰的症状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 有时候还愈发的严重 。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句诗是不是刘禹锡的牵强之词 , 但不难发现 , 秋天本就是个悲伤的季节 。 是的 , 中医就讲 , 秋主悲 , 和我们的肺一样 , 都是主悲的 。 所以 , 每当我们的思虑一多 , 忧愁泛滥就容易郁闭肺气 , 肺主水道 。 是故 , 肺气的不畅 , 体内津液代谢失司 , 就容易化湿成痰 , 痰湿聚集在肺 , 乘着上逆的肺气 , 我们咽喉处的异物感就是这么来的 。

我们说忧伤伤肺 。 然而 , 掌管我们情志的脏腑是肝 , 肝主疏泄 , 不仅仅是疏泄我们体内的气机 , 同时还疏泄我们的情志 , 情志不疏 , 亦是悲哀过度的原因之一 。 所以你可以去看 , 慢性咽炎的人里 , 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焦虑的 。
因此 , 这里用上了一味郁金 。
郁金主入肝经 , 既入肝经气分 , 可疏肝理气 , 调畅肺经中郁滞的气机 , 同时又入肝经血分 , 可活血化瘀 , 通行肝血 , 使得气行血行 , 让肝脏疏泄的功效正常转运 , 以保证情志的疏泄有度 。
郁金
淡豆豉的味道偏辛 , 善行散走窜 , 也是一味入肺经的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