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孩子心理问题 家长不能逃避

12月7日本报刊登《别拿心病不当回事》的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读者纷纷来电表达同感并表示,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成长教育更需要重视。采访人员在进一步采访本市安定医院、市第四中心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市第四医院)心理科和精神医学科及部分小学时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
患者增多
抑郁症已经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第四中心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志东介绍,近两年,在心理科、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人群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很多人都存在厌学、自伤等问题,值得关注。本市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陈清刚说,医生在就诊中发现,中学生就诊是有时间性的,与学校开学、重要考试等相关,比如中考、高考前以及开学前来就诊的学生比较多。一名高中二年级女生对采访人员坦言,她一想到高考就紧张,经常会烦躁、失眠、头疼,遇到解不出来的难题就想放弃,甚至想过逃学,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医生表示,很多学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学习和考试的压力是每一个学生都要面对的,有的学生难以自我排解压力,就需要心理疏导帮助。
仔细鉴别
“有的孩子是多动症,在家长眼里却是爱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其实这些孩子中,有的是需要专业治疗的。”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市第四医院)心理科医生赵双桅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略,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加关注和识别。赵双桅告诉采访人员,注意力分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这类孩子都是主动注意困难,上课、学习、写作业时总是分神,而且家长越说、越打越适得其反,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这类孩子往往具有特别的天赋,在音乐、绘画等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能,家长和老师也要注重积极挖掘。
“不少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孩子都患有抑郁症。”赵双桅医生直言,有的学生就诊时说,“游戏是人生中唯一的亮点”,这说明在这些孩子的眼里,游戏之外的其他事物都是灰暗的。家长一定要关注这些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心理深层次的问题,不能疏忽大意。
注意表现
“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注意了。”刘志东医生说,抑郁症早期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段时间内几乎每天总是高兴不起来。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持续两周以上,而且这种忧伤不仅仅体现在表情上,也可能表现在动作和姿态上,比如行动迟缓、言语减少。2.出现对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或以前喜欢从事的活动失去兴趣。3.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创造力下降,往往伴有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是觉得疲劳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并且不能正常学习,需警惕是否得了抑郁症,并要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诊断。”
刘志东说,预防抑郁症要学会管理情绪,通过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自我安慰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与人沟通,理解帮助他人也是快乐自己;同时,运动能够缓解紧张情绪。
家校合力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去年学校扩建后还专门配备了心理辅导室。” 红桥小学德育校长靳晓洁告诉采访人员,学校会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学生”,比如一名学生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老师家访后得知这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家长还有暴力行为,经过专业测试后发现这名学生确实存在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学校心理健康老师专门为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并持续关注。学校专门邀请共建单位红桥检察院的检察官来校讲座,用相关案例说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等。“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我们提前进行干预和帮助,这名学生的情况也已经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