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答案

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答案
文章图片
“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的更可怕?”
“喝酒、维C......这些偏方对预防新冠有帮助吗?”
“阳了不能洗澡 。 ”
随着“新十条”优化防控措施的出台 , 有关新冠病毒防治的各类传言在社交媒体上到处传播 。 这些说法是可信吗?官方对此做出了怎样的解释?12月21日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 , 类似在社交媒体上热传的一些说法 , 其实早前权威部门与相关专家早已辟谣或进行了解读 。
传言一: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的更可怕?
社交媒体上 , 有网友反映 , 同样是奥密克戎感染 , 出现了不同区域症状不同情况 , 如广州症状轻、北京症状重 。 这种情况到底是否真实存在?
澎湃新闻发现 , 该说法并不真实 。
12月12日下午 , 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上 ,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 , “在广东 , 出现症状相对偏轻 , 这与病毒毒株的变异类型不同肯定是有关系的 , 我们也期待病毒的变异进化会使其毒性越来越弱 。 但实际上 , 我们认为症状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于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群不同的特质所致 。 ”张忠德表示 , 尤其是气候特点 , 与北方相比 , 南方隆冬季节气温更高一些 。 因此 , 在广州 , 病机主要是热重于风 , 暑热依然重;北方则是风寒化热较多 。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 新冠病毒经历好几代变异 , 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是从BA.2变过来的 , BF.7又是从BA.4和BA.5变过来的 。 只要该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 , 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不会有本质改变 。 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 , 目前统计无症状加轻型占到百分之九十几 , 病毒对人体主要侵犯在上呼吸道 。 上呼吸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 , 有人发烧明显 , 有人咳嗽明显 , 有人嗓子不舒服明显 , 这跟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系 , 并不代表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有改变 。
传言二:喝白酒、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中国科协”发文辟谣称 , 虽然75%的医用酒精能够用来擦拭物体表面杀死新冠病毒 , 但对已经进入体内的病毒则无能为力 , 何况几乎所有的白酒都不会做到医用酒精这么高的酒精含量 。 而且 , 喝酒本身可能刺激人体 , 加重症状 , 并可能影响服药效果 , 此外 , 饮酒本来就对健康不利 。
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
经澎湃新闻核查 , 盐水没有这种功能 。 钟南山团队曾辟谣称: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 , 对于咽喉炎有帮助 。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 , 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 。 其次 , 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
传言三:抗原T线颜色越深 , 病情越重?
抗原检测颜色并不反映病情 。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 , 抗原检测颜色的深浅只和病毒有关 , 无法反映病情 。 一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厂商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条带的颜色深浅可以反映体内的病毒载量 , 即检测区(T)的红色程度越深 , 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 。 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 , 在发病早期 , 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也往往会深一些 , 后期则又会变淡 。
传言四:早阳早好?
近期随着阳性病例的增多 , 流传出“早阳早好”的说法 。 经澎湃新闻核实 , 这一说法完全错误 。 据中新网报道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 , 感染后大部分是自限的 , 致病力或者严重程度比较低 , 但是我们不主张或者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