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文章图片

本土助听器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核心技术 , 还包括销售渠道的开拓、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品牌的沉淀 。 在洋品牌主导的市场 , 国产助听器能否获得同台竞技的机会?(图/Pixabay)
文 | 欧阳叶萍
编辑 | 蒋诗舟
会议室内 , 长桌两侧人员在助听器定价上的分歧已是剑拔弩张 。 “必须要降价!助听器卖这么贵 , 再涨下去就要脱离市场了 。 ”彼时任职某国际听力集团高管的张明朔和共事者展开又一轮争吵 。 只见几个洋面孔表情凝重 , 有人双手交叉于胸前 。
时至今日 , 张明朔依然记得上述一幕 。 面对跨国集团一年一度上演的涨价戏码 , 他称自己“只能以吵架的方式来做小小的对抗” 。 这些年 , 他眼看着一款助听器的国际平均价格从2万元飙升到国内标价5万元 。 “进口助听器常被比喻为奢侈品 , 一对高端助听器的价格甚至可以买一辆汽车 。 ”
助听器是舶来品 , 20世纪90年代起涌入中国 。 过去20多年里 , 跨国企业逐步完成中国本土化布局 , 包括丹麦瑞声达、瑞士峰力、德国西门子、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以及美国斯达克在内的六家国际巨头 , 把控着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
随着行业发展 , 市场需求加大 , 如今全球助听器市场每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 。 这一赛道也涌现出不少国内新兴玩家 , 推出单只售价在2000-7000元区间的中端产品 , 迫使国际品牌推出一些低价产品 。
然而 , 偶尔把助听器拉下高价“神坛”是远远不够的 。 外界能够看到的是 , 国际品牌主流型号产品的价格丝毫未受影响 , 仍在节节攀升 。 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核心技术 , 还包括销售渠道的开拓、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品牌的沉淀 。 尤其在中高端市场 , 洋品牌占据鳌头 , 国产品牌可谓夹缝中求生 。
国产品牌的突围无疑是一场马拉松 。 在这场技术与产品的漫长斗争中 , 他们能否争得同台竞技的机会?

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文章图片

欧阳叶萍/摄
国际巨头主导定价权
由于受众市场小 , 助听器行业尚没有本土巨头进入 , 缺少“鲶鱼” , 几大国际品牌牢牢把控着助听器的定价权 。
为了提高品牌溢价 , 跨国企业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 , 设立制造基地 , 在技术和服务上控制成本 。 比如 , GN集团旗下的瑞声达选择在厦门设厂 , 而索诺瓦集团旗下的峰力、优利康选择在苏州设厂 。 其中斯达克位于苏州的工厂 , 更是涉及核心芯片的生产 , 销售范围辐射到亚太地区 。
“洋品牌擅长打概念牌 。 ”张明朔透露 , 洋品牌每上市一款“迭代升级”产品 , 都会在上一代产品基础上加价10%-20% 。
从业16年、开展助听器相关研究工作的周维 , 也通晓这一领域的“沟沟壑壑” 。 周维指出 , 助听器的研发和从业门槛较高 , 线下经营成本高企 , 最终分摊到产品的市场价格上 。 跨国企业把助听器当奢侈品卖 , 这也是单只产品大多售价1万元以上的原因 。
“进口助听器的高价似乎只针对中国市场 。 ”周维表示 , 同样型号的产品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地卖2000美金 , 进入中国后售价就可能高出30%-50% , 甚至更高 。 譬如 , 官网上售价为3500美金的一款助听器 , 国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医疗保险报销掉大部分 , 自己只要承担很小一部分 。 但是到了中国 , 进口助听器价格最便宜的都要卖两三万元 , 最高甚至能卖到八九万元一对 , “相当于买一辆车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