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二 )


如果要普及到国内大多数消费者 , 周维认为中位数助听器双耳价格5000元-8000元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 他的理由是 , 国外一只助听器的价格 , 仅相当于当地人一个月的收入水平 。
战火正在蔓延
“助听器在市面上使用的量并不多 , 就是因为价格高昂 。 ”从业近30年、创立国内第一家国产助听器品牌企业新声的余仕湖表示 , 这些年来 , 虽然市场需求增加 , 但实际购买助听器的人数增长缓慢 , 还不到5% , 而一些发达国家有30%甚至更高的覆盖率 。 中国8000多万听损患者中 , 真正耳聋的可能有3000多万 , 而配备专业助听器的人可能只有300多万 。
一些囊中羞涩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廉价的声音放大器或者不适配的助听器 。 在天猫、京东平台 , 有大量价格处于99元到699元区间的助听器 , 发货地大多是广州、中山和佛山 。 这类国产助听器品牌依托广东成熟的供应链 , 以低价作为核心竞争力 , 占据国内外低端助听器以及声音放大器的市场 。
博音听力创始人江显全并不赞同消费者盲目购买低价助听器 。 线上那些低价“助听器”本质就是一个声音放大器 , 处理声音是一刀切 , “不管你听力下降多少分贝 , 它都成倍放大 。 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调试的机器 , 不仅对使用者没有帮助 , 反而会加重其听力损失程度 。 ”
让人唏嘘的是 , 不断有消费者陷入线上渠道的“低价陷阱” , 误以为自己选购了真正的助听器 , 体验感愈发糟糕 , “助听器无效论”这样的声音在民众间此起彼伏 。 后果显而易见 , 即使他们以后具备消费中高端助听器的能力 , 也不会愿意为之付费 。
事实上 , 助听器是个性化很强的产品 。 即使是听力损失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 由于聆听习惯、个人对音色的喜好以及工作生活场景的不同 , 都有可能需要配置完全不同的助听器 。
消费者选择一款合适的助听器 , 不仅要从品牌、技术和价格上综合考量 , 助听器的售后服务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患者的匹配程度以及门店售后维护 , 影响着助听器的质量 。 ”江显全介绍 , 线下助听器网点配备了专业的助听验配师 , 为消费者测试听力 , 再根据损失情况进行验配 。 这个过程与配眼镜极为相似 , 听力值类似眼睛度数 , 每一段时间都会发生新的变化 , 这就需要消费者重新测试调校 。
然而 , 低端市场的价格战似乎蔓延到了中端市场 , 不少主打进口助听器的商家也“卷”了起来 , 他们不愿意在用户服务上花费精力 。 赵明朔近年来发现 , 有洋品牌把助听器当做快消品来卖 , 用“买一送X”的方式来做低价格 , 却没有提供售后服务 。 “消费者看似买到了降价的进口助听器 , 实际却是不适合自己的鸡肋 。 ”
一位助听器销售门店店长表示 , 在线上价格战冲击下 , 门店想要保证正常运营 , 会坚持主推进口助听器 , “因为认可度高 , 价格高 , 能够撑下去 。 ”
核心技术“卡脖子”
进口助听器为什么能卖那么贵?江显全道出一个尴尬现实:助听器制造存在极大的技术壁垒 , 并不容易被复制或超越 。 现阶段 , 中国助听器产品的核心技术依然是“卡脖子”状态 , 授话器、麦克风和芯片等零部件多掌握在跨国集团手中 。
芯片 , 是决定助听器音质和性能的重中之重 。 江显全指出 , 新产品的“新”主要在于芯片的运算速度 , 以及对不同环境中噪音的处理方法 。 可以说 , 助听器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降噪 。 噪声这一块的难度在于 , 如何根据不同环境来定义并抑制噪声 , 增强语音 , 考验着助听器的运算能力 。 目前 , 博音听力是采用“进口通用芯片+自有算法”的模式来组装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