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三 )


这里所说的算法 , 主要指声学处理的能力 , 关乎助听器各个方面 。 余仕湖指出 , 国产中端品牌助听器厂家 , 一般采用进口的通用芯片 , 或是在通用芯片中叠加自有的助听算法 。 产品质量和音质表现 , 和国际品牌助听器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
进口芯片主要是美国两家企业在生产 , 价格区间在50元-300元 。 这些生产厂家有着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 多年来不断优化噪声处理、蓝牙技术、芯片大小等核心技术 。 当然国内也有生产芯片的厂家 , 芯片价格区间为10元-20元 。
“国产芯片可以做到64纳米左右 , 进口芯片最小可以做到40纳米左右 , 芯片的大小意味着运算速度也会有变化 。 ”江显全表示 , 虽然芯片越来越小 , 但上面的晶体管越来越多 , 它对声音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 , 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 , 使用者就会听得更清楚 。
供职于某助听器生产厂家的赵立星表示 , “进口芯片要12美金 , 我们自己用空芯片加算法 , 成本只要3美金 。 ”简单来说 , 想要更好的功能 , 就需要好的芯片和技术 , 就要加钱 。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 , 往年芯片交期在4周左右 , 受“贸易战”和疫情影响 , 2020年芯片交期长达12周 , 时间延期了3倍 。 加之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 每一笔订单的价格也在变化 。
“看不见的缺陷”
压力又回到了消费者头上 。
周维表示 , 一些消费者对助听器没有足够的判断力 , 促使其购买的原因往往是被商家的某个营销点正好戳中 。 他曾在助听器销售门店看到以下一幕:柜台上摆着两款助听器 , 双耳价格分别约4万元和1万元 。 实际上用户的需求通过精良的调试 , 后者完全可以满足匹配 。 但家属出于对家人深深的怜惜和爱戴 , 坚持选择最好的 。 “于是市场上价格更高的 , 宣传力度大的产品 , 让更多的用户认为一定会更好 。 ”
上述案例映射出国内助听器企业面临的窘境:消费者认知度低 ,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发展 。 江显全分析 , 助听器的概念进入中国较晚 , 很多人并不了解 , 消费端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
“听力损失是看不见的残疾 , 被很多人忽视了 。 ”江显全讲述了深受触动的一件事:那是2004年 , 他前往四川德阳山村开展助听器捐献公益活动 ,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引发同行者连连叹息 。 这个女孩不会说话、只会手语 , 当戴上助听器、听到声音那一刻 , 她哭了出来 。 而检测结果显示 , 女孩听力仅损失80分贝 。 这意味着 , 如果她一出生就做听力检测并及时治疗 , 又买得起助听器 , 她的人生就完全改变了 , 就不用上聋哑学校 , 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学 。
而在一些有意识验配助听器的用户心中 , 洋品牌的品质滤镜厚重 。 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跨国集团在中国市场扮演着开荒者角色 , 有着深厚的品牌积淀 , 较好完成了经销商教育和用户教育 。
遗憾的是 , 鲜少有本土企业在消费者教育方面投入精力 。 一是企业大多以利益导向为主 , 主要关注付费能力强的人群 , 却选择性忽视了那些有需求但消费能力弱的听障群体;二是创业者也难以承担消费者教育的成本 。 周维表示 , 即使有多余的资金 , 企业也多数用于渠道建设和广告宣传 。 “只要有钱了就会用来做营销 , 想着把这一套产品推出去 。 ”
在助听器行业 , 品牌企业的工作和营销基本是面向经销商 , 面向消费者的并不多 。 而企业和经销商之间也在博弈 。 “实际上 , 经销商非常忌讳品牌方拿到用户资料 。 ”赵立星指出 , 不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产品牌 , 消费者教育都至关重要 , “不然经销商倒戈了 , 就完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