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耳朵上的战争( 四 )


“国产品牌做消费者教育难度大 , 需要很长时间去渗透 。 ”江显全预测 , 消费者教育如果再做5年 , 国产品牌应该能做到30%-40%的市场份额 。
危机感丛生
除了技术壁垒高耸、消费者教育缺位 , 人才和资金短缺也加重了国产助听器企业的危机感 。
外界很难想象 , 助听器行业发展到今天 , 国内还只有寥寥几家企业有声学工程师“坐镇” 。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 , 为数不多、被企业“像宝贝一样供着”的声学工程师 , 对助听器似乎也提供不了多少技术加持 。
“国内声学工程师学到的基本都是书本理论常识 , 大多数学生也是应试能力强 , 自研能力较弱 。 ”周维表示 , 助听器研发真正用于实战的东西远不止于书本内容 。 他认为国产品牌最理想的发展状态 , 是能够打通和大专院校的基础研究合作 。 毕竟大量基础性研究的成本 , 不是一般初创企业可以承担的 。 如有条件 , 甚至是像华为那样招揽国际人才 , 获取底层算法的研发经验 , 打通与专业学校的科研合作 。
而人才招揽和技术突破 , 嗅起来都是金钱的味道 。 很多时候科研失败占大多数 , 初创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 , 承担所有的失败 。 余仕湖也感慨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 新声建设一个面积仅有4平方米的消音室 , 就花费20多万元 。
让业内人士遗憾的是 , 做大消费的国内巨头估计很难看上助听器的市场容量 。 另一方面 , 即使国内有些厂商想要投资 , 相比较花费几年时间来消化国外的技术 , 他们更希望收益能够立竿见影 , 而不愿去做长远投资 。
渠道壁垒是本土玩家们另一危机感的来源 。 “中国助听器行业虽然已经发展20多年 , 但如果通过专业渠道去做助听器 , 你很难跟跨国企业竞争 。 ”余仕湖表示 , 这不是产品本身性能和价格决定的 , 是整个文化决定的 。 跨国企业建成了较完整的销售渠道 , 在消费文化和教育体系上都打造了护城河 。
在中国 , 助听器主要销售渠道是零售店 ,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跨国企业的销售据点 。 数据显示 , 全国有8000多家助听器门店 , 贡献80%以上的市场销售额 , 另外20%来自政府采购、医院、药店以及逐步增长的线上销售 。
“目前助听器行业还是渠道为王 , 渠道供给方面利益导向明显 , 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 。 ”赵立星透露 , 跨国企业财大气粗 , 获得了医疗行业诸多势力的支持 , 他们能更快打开销路 。 而国内助听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打通这个渠道 , 发展势必受阻 。
赵立星解释称 , 这与国人的消费特性有关——如果购买超过5000元的医疗设备 , 人们大概率是听医生或专家的建议 。 如果没有政府和医院为品牌背书 , 消费者很难相信这个产品 。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会长柏煜表示 , 如何在市场渠道、产品服务上更好地发力 , 成为现阶段国产企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
在周维看来 , 国产品牌只要在性能和品质上做到跟进口品牌旗鼓相当 , 产品给经销商的让利也更胜一筹的话 , 其实很容易让这些经销商体系“倒戈” 。 当经销商体系的验配师都主动推荐国产品牌 , 国产品牌的市场会很快打开 。 “所以 , 核心还是在于国产产品的品质是否有机会和洋品牌同台竞技 。 就像国产手机、国产家电一样 , 一定是在性能和品质上缩小了与进口产品的差距 , 甚至于超越的基础上 , 自然而然就实现国产替代 。 ”
变革风口将至?
国产助听器品牌崛起之路坎坷又漫长 , 但业内不乏探索的脚步 。
江显全做了一个尝试——先开发渠道 , 后研发产品 。 他的合伙人在中国有1000多家零售门店 , 网络覆盖全国 。 “洋品牌优势在于渠道 , 他们把整个产业链全打通了 , 我们现在要去突围很难 , 所以才想联合不同的渠道商 , 先把渠道整合起来 。 因为产品放不到货架上 , 哪怕再好 , 人家也不会买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