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 以“3+N”机制助推移风易俗

深化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 以“3+N”机制助推移风易俗】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
深化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以“3+N”机制助推移风易俗
深化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 以“3+N”机制助推移风易俗
文章图片
新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全区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试点村揭牌仪式暨开展“读书路上我来说”志愿服务活动 。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 移风易俗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难点 , 是乡村振兴给出的一道新考题 。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聚焦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 , 以实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为契机 ,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 , 在新圩镇新圩村实施乡风文明建设项目 , 逐步探索实施“3+N”新机制 , 推动移风易俗融入群众日常、践行在经常 , 让文明乡风润泽农村大地 , 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
完善“3+N”长效机制
推进移风易俗可持续
完善联村包点制度 。 新圩村在县直单位联系村、乡镇包村的基础上 , 明确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包组 , 村民小组长包本组党员 , 党员包户 , 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实现村有领导联点、组有干部负责、户有党员包干 。 联村包点工作组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 , 通报工作推进情况 , 查摆问题 , 研究整改措施 , 开展宣传教育和联合整治行动 。
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 农民群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 新圩村坚持村民自治管理 , 组织群众以海选的方式推选乡贤、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组成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 , 并广泛征求意见 , 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9+1”移风易俗新约定以及红白理事会章程 , 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 推动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蔚然成风 。
完善保障奖励机制 。 新圩村在全县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 , 建立爱心超市作为推行载体 , 以积分管理为主要形式 , 将乡风文明建设特别是移风易俗工作具象化 , 通过指标制定、积分考评、积分兑换、评先争优、红黑榜奖惩等一系列流程完善乡风文明建设体系 , 激发广大村民文明内生动力 。 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公益金+社会爱心捐赠”模式 , 确保积分兑换可持续发展、稳定可靠 。 目前 , 蒙山县已有30个行政村实施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 。
新圩村还进一步完善示范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 , 邀请大学新生、返乡大学生、入伍新兵及退役军人等 , 创新开展“读书路上我来说”“参军路上我来说”等宣传宣讲活动;发挥农村党员、离退休干部带头作用 , 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民风社风 , 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 。
畅通“3+N”数据平台
推进移风易俗全覆盖
搭建爱心超市线上平台 。 新圩村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风文明建设 , 开发出内容丰富、操作简单的线上爱心超市 , 实现物品线上兑换、积分线上申报、积分线上管理 , 使积分管理智慧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 线上爱心超市还开设了当地农产品展示销售功能板块 , 为联农带农富农提供了新渠道 。 目前 , 线上爱心超市已向全县78个行政村进行推广 , 实现了全覆盖 。
搭建文明实践数据平台 。 今年以来 , 新圩村探索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平台 , 通过一键服务、一端采集、一网管理等模式 , 推进文明实践数据化 。 群众通过手机端即可点单服务项目 , 平台线上统一派单 , 志愿者接单后开展线下服务 , 实现了“从指尖到身边”的文明实践新路径 。 志愿者在手机端通过平台模块即可完成注册、加入团队 , 实现信息共享 。 新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平台线上记录作为认定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的标准 , 以规范日常管理 , 促推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 目前 , 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平台已经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 并与广西“桂志愿”系统、县融媒体中心融合互通 ,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