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文章图片
黄桃翠在实验地里查看 。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文章图片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孟奎在查看货品 。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文章图片
黄君在车间查看产品 。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文章图片
赵宇在进行传统村落改造工作 。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文章图片
余思成指导村民收割香根草 。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推动 , 回首2022年 , 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 , 越来越多的人才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 用自己的专长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
这其中既有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老人” , 也有刚介入“三农”工作的“新人” ,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乡村 , 也重新认识乡村、感受乡村 。
在他们眼里 , 这一年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
我们离油菜育种目标又近一步
2022年是国家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 , 年初农业农村部就提出扩种油菜1000万亩 , 重庆扩种任务为40万亩 。 对从事油菜育种的黄桃翠来说 , 这一年 , “油瓶子”的分量可谓变得格外重 。
“在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0%左右的现状下 , 推进这项工作无疑是拎稳‘油瓶子’的重要举措 。 今年一年来 , 我都紧紧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工作 。 ”12月19日 , 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接受采访时说 。
40万亩扩种任务压力不小:重庆油菜多为人工播种 , 需要先育苗再移栽 , 对劳动力需求较大 。 怎么调动农户积极性 , 完成扩种?
“答案是飞播 。 ”黄桃翠结合近年来开展的飞播实验 , 带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充分总结前期经验 , 形成了丘陵地区油菜飞播生产技术规程 , 并对油菜飞播以及播后管理、收获技术作了详细要求 。
今年9月 , 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在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组织全市油菜飞播观摩会 , 1台无人机1小时平均播种40亩 , 顶8台农机或40个人工!这一“战绩”让参会人员都兴奋起来 , 飞播技术为油菜增种面积的全面落实安上了“助推器” 。
完成一时的任务还不够 , 如何通过稻油轮作 , 提高耕地利用率 , 为油菜种植争取更多空间 , 也是黄桃翠面临的重大挑战 。
“解决稻油轮作的关键在茬口 , 就重庆而言 , 就是要让油菜收获期提早10天左右 。 ”今年年初 , 黄桃翠从重庆油菜材料库中筛选出一批生长期在180天左右的早熟材料 , 在保证高含油量、抗根肿病等特性的基础上加快杂交配组 。
时下 , 在南川区东城街道三秀社区 , 这些早熟杂交组合材料部分已经抽薹 , 有些极早熟的甚至已经开花 , “目前效果很理想 , 我们离育种目标又近一步了 。 ”黄桃翠说 。
市乡村振兴局一级调研员、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第一书记孟奎:
市场化的乡村产业更有“含金量”
打包寄出600余份“君子树荫”礼品包、与四川航空公司对接血橙供货事宜、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加紧收尾……年末之际的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 , 第一书记孟奎忙得不亦乐乎 。
这一年 ,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孟奎带领村民搞了不少“大动作”:种植高叶酸大米 , 发展稻田养鱼;建设温控大棚 , 发展柑橘育苗;注册“君子树荫”公共品牌 , 将村民的农产品打包销售;举办桃李缤纷赏花节 , 建旅游接待中心 , 打造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