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退烧药去哪儿了

布洛芬|退烧药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在外省药企供应货源、本地药企加急生产后 , 2022年12月20日以来 , 北京市多家药店的退烧药、感冒药陆续到货 , 长达半个多月的缺药困局开始缓解 。
但各地疫情进展不同 。 住在厦门的张琳12月23日才紧张起来 , 她询问了当地几乎所有药房 , 想给孩子求一款儿童退烧药 , 依然被告知售罄 , 在电商平台也抢不到货 。 她试着在某社交平台给孩子求药 , 最后联系到一位北京的朋友 , 帮了她的忙 。
中国是一个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大国 。 2020年4月 , 工信部曾公开表示 ,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 , 国内年产量近8万吨 , 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 。 但12月以来 , 伴随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 , 生活中最常见的退烧药 , 在全国多地被疯狂抢购 , 一药难求 。
12月27日晚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中提到 , 各省份要基于人口基数、疫情发展形势、各型病例比例等因素 , 提前测算药品的需求量 ,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使用量、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 。 各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指导企业做好保供 , 精准投放 , 缓解患者买药难 , 平稳度过疫情高峰期 。
“住院部没有美林 , 退烧针也断货了”
12月9日晚 , 家住沈阳的岑溪开始发烧时 , 家里除了半瓶儿童退烧剂 , 没有准备任何药物 。 此前一天 , 官方通报 , 沈阳新增新冠本土感染人数不到100人 。 但她在短视频App上发现 , 不少人都“阳”了 。 第二天 , 丈夫横跨沈阳市几个区 , 跑了近10家药店 , 退烧药都被抢空 ,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
岑溪担心的是五岁的儿子蒙蒙 , 她动员了家住黑龙江的父亲 , “12月12日 , 父亲跑遍了当地所有药房 , 靠关系求来了三瓶美林 , 平时一瓶是26.5元 , 买的时候涨到了50元 。 ”但当时 , 发往沈阳的物流近乎崩溃 , 只剩一家公司能接单 , 直到九天后 , 快递才将药送到岑溪家中 。
这场席卷全国多地的缺药潮 , 12月初便已开始显现 。 12月1日起 , 广州、郑州、上海等地宣布 , 人们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等四类药品 , 不再登记个人信息 。 12月7日 , “新十条”发布 , 提出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这些药品 。 之后半个多月 , 全国多地药店的这四类药品大规模断货 。
12月14日 , 当家里的大人相继感染新冠后 , 蒙蒙开始发烧 , 下午3点 , 体温升到了39.6℃ 。 吃了布洛芬颗粒后并未退烧 , 儿子手脚冰凉 , 开始打寒颤 , 随后高烧惊厥 , 持续了1分钟多 , “眼向上斜视 , 抽搐” 。 岑溪拨打120急救电话 , 却被告知 , 前面有42人排队 。 岑溪不敢拖延 , 开车到某三甲医院急诊科 , 已经烧至41℃的蒙蒙立即被安排住院 。
与成人片剂、胶囊不同 , 小儿的退烧药以更方便服用的混悬液为主 。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 , 550多个布洛芬产品获得批准文号 , 其中 , 布洛芬混悬液或滴剂仅有15个产品 , 再加上小儿退热栓、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 , 总数也不过20多个 。 在四类药品缺药潮中 , 儿童退烧药尤其紧俏 。 有网友称 , 在天津儿童医院门口 , 黄牛将一瓶儿童退烧药“美林”卖到了2500~3000元 。
“但住院部也没有‘美林’ , 退烧针也断货了 。 ”岑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医生说 , “如果是新冠引起的发烧 , 现在没有药可以治” , 给孩子打了头孢和喜炎平抗病毒的药 。 岑溪不死心 , 继续给各个药店打电话 , “美林”依然无货 , 最后只能守着孩子打点滴 , “在医院 , 身边都是高烧至惊厥的小孩 , 不时就能听到家长急促呼喊护士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