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疫情下老年人每天至少保证一个鸡蛋一杯奶

·“希望老年人每天都能够保证一个全鸡蛋 , 以及300到500毫升的奶 。 如果在不喝奶的情况下 , 也要保证豆制品、豆浆等等的摄入 。 ”
专家支招:疫情下老年人每天至少保证一个鸡蛋一杯奶
文章图片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法定代表人、北京老年医院原院长陈峥主持圆桌论坛 。 视频截图
“疫情期间 , 我们在门诊发现很多老年病人 , 本来好好的 , 由于疫情带来的一些惊恐 , 或者是一些紧张、焦虑 , 突然就出现饮食的摄入问题 , 体重出现下滑 。 如果在单月体重下降超过两公斤 ,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近日 , 凤凰网2022国际大健康峰会在线上举办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胡雯在参与“疫情之下 , 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与守护”圆桌论坛时表示 , 疫情之下 , 老年人尤其需要重视营养均衡 , 提升机体免疫力 。
“老年人出现体重下滑 , 需审视自己是否饭量减少、排便改变 , 同时关注睡眠、情绪等情况 , 也需要排查身体的一些其他因素 。 ”她建议 , 老年人如果出现饭量下降的情况 , 可以选择彩虹饮食 , 也就是色彩丰富的饮食 。 在有限的进食中 , 可以广泛摄取高营养素密度的一些食物 。 比如深色的蔬菜、鱼类、一些发酵的食品 , 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维生素B6、B12、铁元素等等 。
老年人往往营养失衡
在圆桌论坛上 ,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美国营养学会流行病分会前主席高翔回应道 , 据其多年研究观察 , 中外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方式差别较大 。 其团队在美国宾州做的一项农村老年人研究发现 , 他们的体块指数(BMI)平均值约30 , 超过一半以上老人达到肥胖标准 。 反观中国农村老人 , 低体重者比例不低 , 在此轮疫情期间也有一些老年人会出现体重下降问题 。 “对老年人来说 , 肥胖肯定不是件好事 。 但是瘦也不一定就是好 。 这要取决于多瘦 , 还是应该保持一个正常的体重 。 ”
他指出 , 西方饮食中有非常多动物性食品 , 因此西方人的血脂问题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太高 , 而中国人饮食中精制米、面这类碳水摄入较高 , 中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更多的是甘油三酯高 , 成为突出的营养和健康问题 。 因此 , 他建议中国老年人在饮食中增加粗粮 , 达到1:1的比例 。 此外 , 中国老年人虽然在蔬菜摄入上远超西方老年人 , 但水果和奶制品摄入量普遍不够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军也在论坛中谈到 , 老年人普遍有一种传统观念 , 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 , 而且很多人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 , 以及衰老导致的食欲下降 , 吸收不良等因素 , 于是在营养方面往往会出现营养失衡的问题 。
“在现在疫情的情况下 , 我们主张对于优质蛋白的摄入 。 ”胡雯也很认同 , 老年人由于合并慢性代谢疾病 , 对很多食物有一定限制 , 导致他们不愿意摄入肉类等优质蛋白食物 , 因此尤其需要在鱼肉奶蛋、豆制品中来均衡地选择和搭配 。 “希望老年人每天都能够保证一个全鸡蛋 , 以及300到500毫升的奶 。 如果在不喝奶的情况下 , 也要保证豆制品、豆浆等等的摄入 。 ”
警惕老年人脱水问题
胡雯特别提到 , 目前要警惕老年人脱水问题 , “我们要保证每天喝足够的水 , 没有水 , 我们机体内的免疫反应也就无法正常的进行 。 ”她表示 , 老年人对口渴的感知是比较弱的 , 家人需要提醒他们少量多次的喝水 , 建议老年人至少每天饮水量在1200毫升以上 , “温开水、淡茶水这些都是很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