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饿就心慌、手抖,恨不得立刻吃饭?别大意,不一定是低血糖

一饿就心慌、手抖,恨不得立刻吃饭?别大意,不一定是低血糖

文章图片

一饿就心慌、手抖,恨不得立刻吃饭?别大意,不一定是低血糖


在一个普通的周日下午 , 张阿姨在家中忙碌着 。 突然感觉到心跳加速 , 手掌开始轻微颤抖 , 像是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 。 于是赶紧坐下来 , 深呼吸 , 试图平复这种不适感 。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 。 每当饿了 , 这些症状就像不请自来的客人一样出现 。 朋友们说 , 这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 。 张阿姨以为 , 只要及时吃点东西 , 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 但没想到的是 ,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

心慌手抖:不只是低血糖的信号当出现心慌和手抖这样的症状时 , 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是低血糖在作怪 。 这些体征可能预示着多种健康问题 , 理解它们的真正原因对于采取正确的健康行动至关重要 。
低血糖确实会导致心慌和手抖 , 尤其在饥饿时 。 血糖水平下降会影响身体正常功能 , 引发这些症状 。 若无糖尿病史 ,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
焦虑症是另一个常见原因 。 在紧张或焦虑的情况下 , 身体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 , 导致心跳加速和肌肉紧张 , 从而出现心慌和手抖 。 这类症状在压力大的情况下更为常见 , 但通常在放松后会减轻 。
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心慌手抖的潜在原因 。 当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 , 会加速新陈代谢 , 导致心跳加速和手部震颤 。 低血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 引起类似症状 。
在一项涉及超过5000名成年人的研究中 , 约有10%的参与者报告过心慌和手抖症状 , 但其中只有小部分人被诊断为低血糖 。 虽然低血糖是常见原因 , 但还有其他多种健康问题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

揭秘“低血糖”:不仅是饿的问题低血糖 , 常被误认为只是饿时的普通反应 , 实则不然 。 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 , 身体发出警报 , 如心慌、手抖 , 甚至意识模糊 。 这不仅仅是因为肚子饿 。
在正常情况下 , 血糖是身体能量的来源 。 食物中的糖分被转化为血糖 , 供应全身 。 血糖低于70 mg/dL(毫克/分升)时 , 称之为低血糖 。 这个数字并非抽象 , 而是根据广泛的临床研究得出 。 例如 , 一项涵盖千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 , 约10%的人曾经历过低血糖症状 , 而其中不乏非糖尿病患者 。
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出汗、心跳加速、颤抖 , 甚至情绪变化 。 这些反应是身体试图纠正血糖不足的自然机制 。 有时 , 低血糖症状可能在进餐后迅速缓解 ,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
值得注意的是 , 低血糖并不仅限于糖尿病患者 。 健康的个体也可能因为饮食不当、过度运动或某些药物反应而经历血糖下降 。 例如 , 一位经常跑步的中年人 , 因为没有在运动前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 , 曾出现过轻度低血糖 。
【一饿就心慌、手抖,恨不得立刻吃饭?别大意,不一定是低血糖】
吃得对 , 动起来:打造平衡血糖的生活方式饮食的平衡至关重要 。 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是基本原则 。 相反 , 建议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 , 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 。 纤维有助于缓慢释放能量 , 从而保持血糖稳定 。 例如 , 燕麦早餐比甜甜圈更能提供持久的能量 。 此外 , 研究显示 , 定期摄入坚果和种子 , 如核桃和亚麻籽 , 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
生活方式的调整 。 适量的运动不可或缺 。 即使是轻度的活动 , 如散步或园艺 , 也能显著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 从而帮助控制血糖 。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 每餐后散步10分钟 , 这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