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休闲游戏的知名厂商,居然做了一款有疗效的数字“药物”!

导语
让良药不再苦口
你是否还能回忆起小学时代 , 班上总有几个同学带着蒙着一只眼的眼镜?
那时的我调皮捣蛋 , 不谙世事 , 常常随其他同学一起嘲笑这些同学是“独眼龙” , 现在看来自然是做得非常过分 。
做休闲游戏的知名厂商,居然做了一款有疗效的数字“药物”!
文章图片
后来我才知道 , 原来蒙着一只眼的同学是患了“弱视”(懒眼症) , 并且他们蒙住的那只眼睛是正常的 。 这样做可以锻炼弱视的那只眼 , 促进弱视眼的视网膜细胞发育 , 尽可能地恢复至正常视力 。
弱视是一种常见于8岁以下儿童的眼部疾病 。 由于眼睛无法对正、眼球形状造成不易对焦、一眼因为近视或是远视使得视力和另外一眼不同 , 或是受到白内障的影响等等原因导致的异常视力体验 , 使得大脑无法从一只眼获得良好的视觉影像 , 那么大脑会开始忽略该眼看到的东西 。
简单来说 , 弱视就是眼睛和大脑协同运作问题造成的视力失调 。
弱视患儿会出现一只眼看不清东西 , 并且通过视力矫正(佩戴眼镜后)后依然看不清 , 还可能会表现出斜视、双眼无法协同、深度感差等症状 。 如果不及时进行矫正(12岁之前为最佳治疗时间) , 那么患儿可能永久性视力下降 。
做休闲游戏的知名厂商,居然做了一款有疗效的数字“药物”!
文章图片
除了传统矫正治疗手段外 , 现在医疗行业还试图通过游戏化软件的方式治疗弱视 。
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 , 我得知波克城市有一支专注“游戏+医疗”产品的团队做了一款治疗斜弱视的游戏化数字疗法产品《快乐视界星球·视觉训练系统》(以下简称《快乐视界星球》) , 已经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上市 。 近期我也采访到这款游戏化数字疗法背后的制作人黄河 , 听他讲述了产品立项背景、研发以及商业化之路 。
做休闲游戏的知名厂商,居然做了一款有疗效的数字“药物”!
文章图片
01
休闲游戏厂商做了一款数字“药物”
波克城市在2020年设立了“可持续战略发展办公室” , 提出了“游戏+”计划 , 尝试用游戏技术和游戏化机制赋能更多领域 , 探索能不能用游戏化来帮助更多人解决生活中真实面对的问题 。 “游戏+医疗”就是其中一个重点探索方向 。
彼时正在开发商业化游戏的黄河接到直属领导、波克城市CTO李晶抛来的橄榄枝 。 李晶希望黄河考虑下“游戏+医疗”这个方向 。 一直开发传统游戏的黄河听到“游戏治病”这个说法时 , 第一反是“天方夜谭”!
经过李晶详细阐述 , 并带着黄河去各种医疗机构实地了解后 , 黄河觉得“游戏+医疗”这个方向的确可行 , 于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 , 初期仅以3人的小团队开启游戏化数字疗法预研工作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李晶让黄河不必考虑成本问题 , 放手大胆尝试 , 还倾尽资源提供了医学方面的专业支持 , 使波克“游戏+医疗”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快速成型 。
考虑到治疗原理的成熟度、验证周期的合理性等问题 , 在经过前期的调研和研判后 , 黄河团队将首款“游戏+医疗”产品的研发方向定位到了儿童斜弱视的康复治疗 。
“弱视治疗手段成熟 , 治疗效果通过查视力表即可评估 。 我们团队也能很快获得反馈 , 从而增强研发信心 。 ”
黄河告诉我 , 目前传统弱视治疗手段中涉及到的治疗原理 , 包括光栅刺激、精细目力训练、红光闪烁刺激等 , 都是经过长期证实 , 非常有效的 。 但由于治疗过程耗时长且枯燥 , 患儿很难全程配合 , 导致治疗效果打折 。 黄河他们的目标很简单 , 就是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治疗手段 , 让治疗过程不再枯燥 , 从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 提升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