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再三提醒:2种息肉要及时切除,最短五年可能就会变成癌症

肠息肉|再三提醒:2种息肉要及时切除,最短五年可能就会变成癌症

文章图片

肠息肉|再三提醒:2种息肉要及时切除,最短五年可能就会变成癌症

文章图片

肠息肉|再三提醒:2种息肉要及时切除,最短五年可能就会变成癌症

文章图片


一天跑三四次厕所 , 一查肚子里竟然有三十个息肉!

李大叔52岁 , 一个多月前忽然闹起了肚子 , 一天要跑三四次厕所 , 一开始他觉得就是肚子着凉而已 , 没想到一连好几天情况都不见改善 , 甚至还便血了 。
家里人连哄带骗让他到医院做了肠镜 , 结果肠镜发现他的肠道有30多个息肉 , 小的有0.2cm*0.3cm , 大的有2cm*1.5cm 。 有些在肠镜下切不掉 , 医生说为了防止癌变 , 让他再做手术切除 。

?一、肠息肉可能最快5年癌变 , 别拖着不管

肠息肉并不是指单一病变 , 它是粘膜隆起性病变的一个统称 , 包含了一大类的疾病 , 但按病理类型则分为两类:
1、非肿瘤性
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等 。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 , 又名化生性息肉 , 一般不发生恶变 , 可在半年或一年后自行消失;炎症性息肉 , 则是多因慢性炎症引起 , 病程较长;错构瘤型息肉则较为少见 , 同样是恶性程度较低的息肉 。
2、肿瘤性息肉
【肠息肉|再三提醒:2种息肉要及时切除,最短五年可能就会变成癌症】多为腺瘤性息肉 , 根据组织学结构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 管状腺瘤则多为有蒂组织 , 被划分为三个等级 , 等级越高 , 越接近癌变程度;绒毛状腺瘤则较为少见 , 但却是恶变程度最高的腺瘤;混合性腺瘤则同时包含上述两种结构 , 癌变几率也介于两者之间 。



?据统计 , 80%大肠癌是因息肉恶变导致 , 若息肉不及时处理 , 会慢慢变大 , 细胞突变 , 最终恶化成肠癌 , 而过程往往需要5至10年时间 。
二、上厕所有这些表现 , 可能是肠道长了息肉
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 , 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并无任何症状 , 多在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 。 仅少数患者会出现下列临床报警症状:
1、便血
无痛性便血 , 与痔疮相似 , 常容易被混淆 。 但其是肠息肉引起的便血 , 出血量较大 , 特点为大便带血 , 而不发生滴血 , 血液一般与大便混合 。
2、大便形状异常
正常粪便呈圆柱形 , 但若是息肉在结肠腔内 , 粪便通过时则会被挤压 , 从而导致大便形状改变 , 排出时往往会呈细条 , 或扁形 。
3、排便习惯改变
包括大便时间、次数都会发生改变 , 如以前两天一次大便 , 现在一天多次 , 或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等 。
4、肠道刺激
当肠道蠕动同时牵扯息肉 , 就会出现肠道刺激症状 , 患者可感觉到腹部不适、腹痛、里急后重症等 。



?如何做肠息肉检查?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主要的肠息肉检查方法 。 通过肛门口置入结肠镜 , 可以检查全部结肠以及终末端的小肠 , 透过高清镜头 , 可以及时发现小到几个毫米的息肉 。
三、这2种肠息肉癌变概率高
作为一类异常增生的组织 , 这两种息肉的癌变率相当高 , 需要及时处理:
1、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发生恶变的可能与其体积、组织学类型以及不典型增生相关 , 腺瘤直径大于2cm者 , 癌变可能性高达50%;管状腺瘤癌变率为4.8% , 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2.5% , 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达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