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你们,真好!”( 二 )


???发热门诊“不打烊” , 全力守护“阳”娃娃
儿童也是新冠感染需要呵护的重点人群 。 自12月以来 , 北京各医院的儿科医生 , 同样也在跟疾病赛跑 。
“胖了 , 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 ”12月20日下午5点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6B病房门口 , 一对年轻夫妻 , 迫切地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手中接过孩子欣喜地说道 。 孩子的父亲说 , 因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 他们已与女儿分别了一周多 , 现在孩子终于顺利转阴可以出院了 。
这名患儿 , 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接诊的首例新冠阳性的新生儿 。
时针回拨至12月9日夜 。 医院接到求助电话 , 新生儿26天 , 发烧38.5℃ , 此前两天母亲已感染新冠……经过与社区、定点医院多方协调后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当时唯一能创造条件接收这例新生儿的医疗机构 。
“疫情防控举措调整后 , 儿科就制订了接收新冠阳性新生儿的预案 。 ”儿科副主任晁爽说 , 这通求助电话直接扣动了预案 , 儿科连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辟隔离间 , 准备防控物资 , 设置好接诊动线 , 而最难的是协调出一组单独的监护人力 。 当时 , 正值新冠感染高峰期 , 儿科团队多名医护都已感染 , 剩余人力还要支撑儿科发热门诊和急诊 。
捉襟见肘也得奋力一搏 。 “3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发热 , 需要及时就医 。 感染新冠的新生儿更要进行24小时监护 , 重点监测肺部的感染风险 , 严防其他脏器损伤 。 ”晁爽说 。 当夜12点 , 求助的家属把孩子送到了儿科医生手里 , 经发热门诊筛查后紧急安排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隔离病房 。
“发现孩子发烧 , 真是手足无措 , 孩子妈崩溃得直接大哭起来 。 ”孩子的父亲说 , 把孩子交给医务人员时 , 他终于不再担心 , 感觉“一颗石头落了地了 , 真是给我们新手爸妈吃下了定心丸 。 ”
在NICU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测下 , 患儿入院即发现面色苍白 , 吃奶较费力 , 心率过快 , 平静状态下超过160次/分 , 结合检查结果 , 诊断为新生儿重度贫血 ,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后 , 输血科紧急备血 , “呼吸道感染使患儿对贫血耐受性差 , 而贫血患儿抵抗力减低 , 又不利于感染后的恢复 , 因此需要静脉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 ”晁爽说 。 输血后 , 患儿的状况很快好转 , 同时进行物理降温、清热解表等对症治疗 , 一周之后 , 患儿核酸最终转为阴性 , 达到出院指标 。
“接宝宝出院时 , 医护人员耐心交代回家后的喂养、照护问题 , 听得出来他们也还没有痊愈 。 ”首例新冠阳性患儿的父亲说 , 心疼医护人员 , “向宝宝的守护神们致敬!”
采访人员进一步了解到 , 冬季本就是儿科就诊高峰季 , 阳性患者大幅增加和医护感染导致临床压力更大 , 在此困境下 , 晁爽带领医护团队 , 首先保障儿科发热门诊“不打烊” , 并尽全力为不幸感染了新冠的新生儿开通了隔离病房 , 守护住“阳”娃娃 。 紧急开通NICU隔离病房后 , 不到两周时间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已经接收了4位新冠阳性的新生儿 。
“健康所系 , 性命相托 。 在梦想启航的时候 , 我们想做白衣天使;当梦想着陆的时候 , 大家都成了白衣战士 。 ”晁爽说 。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28日05版)
采访人员:刘喜梅
通讯员:李杨乐余弦韩冬野
版面编辑:陈晶
新媒体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