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PK百济神州,谁的研发管线更厉害?

恒瑞医药PK百济神州,谁的研发管线更厉害?
文章图片
最近看到了两则创新药龙头的消息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一个是关于百济神州的 , 企业已上市产品泽布替尼在一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中(针对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头对头伊布替尼(首款BTK抑制剂)取得了优效性结果 , 表现出更具优势的心脏功能相关的安全性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 , 泽布替尼在全球展示出“同类最优”的治疗潜力 。
另一则消息是关于恒瑞医药的 , 又一名高管公告辞职 , 截至目前 , 恒瑞医药今年已有四名高管辞职 , 均是副总经理 , 而且这次辞职的高管上任时间不到一年 。
对此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恒瑞医药在肿瘤研发这块一直很“卷” 。 我不禁在想恒瑞在研发上是否遇到了瓶颈?类比百济神州 , 恒瑞医药是否有全球“同类最优”的管线?
今天我们就结合二者研发管线一起来看一下它们的内部研发情况 。
一、头对头研发试验 , 有多厉害?
关于头对头试验 ,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曾说 , “进行头对头试验不仅需要勇气 , 而且需要过硬的药物 。 ”
对此 ,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否恒瑞医药也有头对头的试验管线 。
恒瑞医药PK百济神州,谁的研发管线更厉害?】已知 , 创新药马来酸吡咯替尼曾与拉帕替尼头对头临床试验 , 并延长了11个月的PFS , 获得了突破性的临床结果 , 是恒瑞医药已上市的创新药中唯一一个做过头对头试验的药物 。
此款药于2018年有条件批准上市 , 2020年用于复发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适应症获完全批准上市 , 并于2019年11月份被纳入医保 。
据悉 , 马来酸吡咯替尼在2019年、2020年分别突破了5亿元、10亿元销售额 。 且基于其良好的疗效 , 2021年没有新适应症上市 , 销售量仍然维持着快速增长趋势 。
恒瑞医药PK百济神州,谁的研发管线更厉害?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 , 头对头试验呈现出的突出疗效/竞争力不言而喻 。
对于恒瑞医药的马来酸吡咯替尼来说 , 其对标的三款用于乳腺癌治疗的HER2小分子抑制剂全球销售额仅有6.87亿美元 , 却给了它在国内至少10几亿的销售空间 。
而对于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来说 , 其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 , 仅对标产品伊布替尼一款产品2021年销售额便达到97.77亿美元 , 由此可见其在全球市场所拥有的潜在市场空间 。 截至2021年前三个季度 , 泽布替尼在全球销售额达3.89亿美元 , 同比增长约196% 。
由此对比 , 一定程度来讲 , 恒瑞医药的研发实力或要弱于百济神州 。
那么 , 这是否意味着百济神州的研发回报率高呢?毕竟百济神州投入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至今仍使企业处于巨亏状态 。
我本来以为我会得出否定的答案 , 但从上述两款药的研发投入金额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 , 其实百济神州的表现未必差 。
因为百济神州虽然对泽布替尼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 截至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约50.77亿元 , 但此药物于2019年11月份开始陆续在国内外上市 , 截至今年年底 , 其销售额便有望超过7亿美元 , 折合成人民币整整近50亿元 。
恒瑞医药PK百济神州,谁的研发管线更厉害?
文章图片
泽布替尼的市场表现将值得我们关注 。
另一方面 , 对于恒瑞医药来说 , 马来酸吡咯替尼目前累计研发投入约11.48亿元 , 同样在药品上市两年左右收回了研发投入成本 。
但问题是这款药目前一年研发投入或不到3亿元 , 在企业总研发管线中似乎已成了过去时 , 那么其他研发投入较多的药品是否有良好的疗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