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也要咳出来了”用去拍CT吗?专家回应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如何防重症?在27日晚上海市卫健委、市科委、市健康促进委办公室主办的“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中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表示 , 居家隔离期间 , 如果在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之外 , 还感觉胸闷、气急、易喘 , 或血氧饱和度监测低于95% , 建议去医院就诊 。
感染新冠后 , 哪些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感染新冠病毒后 , 有些人未出现明显不适 , 则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有些人则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 。 钟鸣介绍 , 一般有肺部浸润的肺炎表现 , CT证明有病毒性肺炎存在 , 那就是普通型肺炎 。 在此基础上 , 如果还有低氧血症的指征 , 比如血氧含量不足93% , 或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 , 或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症状 , 此时就会被归为重症 。 因此 , 患者如果出现一些肺炎表现 , 且出现上述这几种情况 , 则提示可能在向重症发展 , 一定要密切监测 。 而当患者需要一种或几种手段的生命支持 , 则属于危重症 。
钟鸣提醒 , 如果家庭中有这几类人 , 一旦感染新冠 , 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 需要重点关注:一是高龄老人;二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三是近期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四是最近在服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五是BMI大于35的特别肥胖人群 。
此外 , 还有一类人也属于重点关注人群 , 那就是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 “免疫系统很脆弱 , 需要规律的作息、良好的营养去养护 , 因此吃不好、睡不好、特别劳累的人 , 免疫力也会变得低下 , 从而容易向重症发展 。 ”他说 。
那么 , 儿童与孕妇是否属于高危人群?钟鸣表示 , 从近年的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来看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成重症的比例是最低的 , 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孕妇发展成重症的比例与一般同龄人有明显差别 。
血氧监测 , 准确测量比高价仪器更重要
很多老人得了新冠之后会表现出“沉默性缺氧” , 如不能及时发现 , 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 钟鸣建议 , 家有高龄老人的 , 不妨备一个指夹式血氧仪 , 方便随时监测血氧含量 。
市面上血氧仪的价格差异较大 , 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 。 钟鸣认为 , 由于血氧监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 因此无需追求高价仪器 , 只要符合技术标准的合格产品 , 几十元的产品足矣 。
钟鸣特别提醒 , 相比产品价格 , 准确使用指夹式血氧仪更为重要 。 由于血氧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指尖脉搏的一些信号变化来获取血氧信息 , 在测量时 , 要将手指完全卡在血氧仪里 , 而且要等仪器显示的心跳比较稳定了 , 此时读出的血氧饱和度才是较为准确的 。 他解释 , 这是因为血氧仪读取正确的信号需要一个过程 , “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信号稳定” 。
如果一时买不到血氧仪 , 钟鸣建议可以通过观察老人口的嘴唇、指甲的颜色 , 初步判断他们是否缺氧 。 通常 , 饱含氧气的血液是鲜红色的 , 而氧含量较低的血液颜色偏暗 。 如果老人的嘴唇、指甲颜色发紫 , 则可能存在低血氧的风险 。
“肺也要咳出来了”用去拍CT吗?专家回应】不过 , 他并不建议用智能手表、运动手环上的血氧监测功能来进行血氧监测 , 因为这些附带功能与医用标准不一定相符 。
除了血氧饱和度 , 老年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向重症发展的过程中 , 还有其他一些较为隐秘的指征值得关注 。 比如 , 常规而言 , 当人发烧时 , 体温升高1℃ , 每分钟心跳就会增加12次左右 。 钟鸣说 , 如果有的老人发烧了 , 但心跳却没有加快 , 甚至减慢 , 那就意味着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