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好的”

红网时刻新闻12月30日讯(通讯员段斌)近日 ,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没有补员的情况下 , 又增设了一个新病区 。 全体医护在遭到病毒“摧残”后 , 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 相继不同程度减员 , 各医疗单位极为困难地维持现状运行 , 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笔者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 , 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 。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好的”
文章图片
抢救病争分夺秒
翻开抢救日志 , 清楚地记录着:12月26日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艳宾、病区主任曾礼华、病区护士长钱露和二线值班人员等7人 , 凌晨四点接到电话直奔病房 , 成功抢救了两名重症患者;12月22日凌晨两点 , 一位74岁的新冠阳性患者刘先生 , 因出现高热晕厥、呼吸骤停 , 意识不清 , 血氧饱和度测不出 , 通过气管插管等系列抢救 , 半个小时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好的”
文章图片
及时吸痰保障呼吸
进入新冠爆发期来 , 呼吸道疾病患者骤增 , 为保证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 科室坚持“应收尽收 , 应治必治”的原则 , 让每位住院患者得到较好治疗 。 科室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使用率均爆满 , 并一直处于加床状态 , 病房内超负荷运转 , 加重了医护的劳动强度 , 医护每天上班如同“接力赛” , 他们与时间赛跑 , 与病魔抢生命 , 但没有一位轻言退缩 。
在排班的调度微信群里 , 医护每天都在报备自己的身体情况;在他们当中 , 有的39.2℃高热、有的咳嗽一周、有的一整天没进主食 , 但只要群里弹出“人手不够”的消息时 , 他们都没有任何不舒服 , 也没有任何困难 , 相继回答道“我能行”“我来上” 。
科室二级医生邹敏 , 每天上完一线上二线 , 晚上经常要到病房来抢救病人 , 她干脆把两个小孩送回娘家 , 时刻准备着接受加班;90后护士李慧 , 12月27日被感染后 , 瞒着不报告护士长 , 忍着全身酸痛来上班 , 痛得不行了就蹲在地上吃止痛药 , 缓解后就一瘸一拐地继续工作 , 坚持上完当天的班 。
整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40名医护 , 虽是全员感染 , 但他们几乎全都像邹敏、李慧一样 , 坚持天天在岗;面对高烧、惊厥的发生 , 不言休息 , 不放弃加班的机会;虽有实在坚持不了、先让同事顶着的现象 , 但一旦高烧稍有退下就自己替回来 , 就这样互帮互助 , 互相支持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承担了全院大部分急危重症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工作 。 医护自然成了新冠感染者的“密接”者 , 连日的劳累 , 铁打的科主任刘艳宾也出现了高热 , 到了晚上高烧38.8℃ , 感觉头痛全身痛 , 昏昏沉沉睡了一晚后 , 觉得头晕、乏力、没胃口 , 想着科里那么多危重症病人 , 她这只领头雁可不能休息啊 , 带着身体不适又来上班了 。
病室主任曾礼华 , 既要守在病房 , 又要兼顾门诊 , 他每天大早出门 , 三更半夜回家 , 总是忙于守护重症患者 , 抢救危重病人 。 在他高烧时 , 有人提出要他休息个一天半天的 , 他回答说:“职责所在 , 再苦再累 , 也要咬着牙坚持下去 , 我多辛苦一点 , 病人好快一点 , 我再累都值了 。 ”
病室护士长钱露 , 她总是坚持早上7点到 , 晚上10点走 。 她每天既要上一线班 , 也要上二线班 , 一天到晚就是抢救、收治急危重症、换药、沟通协调、分流患者等 , 前几天她“阳”后 , 晚上烧到39℃ , 早上退了烧就来上班;实在扛不住了 , 就吃退烧、止痛、止咳药 , 喝上几口水又火速上岗 。 有时凌晨参与抢救病人 , 直到中午才想起没吃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