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年推推传承西府美味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上百年推推传承西府美味
上百年推推传承西府美味】本报采访人员罗琴
上百年推推传承西府美味
文章图片
张斌手拿传家宝“推推”
“这个专门用来搅拌豆浆的工具叫‘推推’ , 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 , 距今已有上百年之久 。 ”近日 , 扶风县城关街道伏波村村民张斌找出家里四代人都用过的老物件 , 向采访人员讲述了这件传家宝背后的故事 。
张斌告诉采访人员 , 家里世代从事制作售卖豆腐、豆腐脑的生意 。 “我太爷爷原来就是专门做豆腐的 , 后来我爷爷跟着学 , 这手艺又传给了我父亲 , 现在 , 家里经营的豆花泡馍生意主要由我来打理 。 ”张斌说着 , 拿出一个约80厘米长的旧木棍 。 采访人员看到 , 木棍的前端安装有小木板 , 可能由于年代久远 , 木棍发黑 , 前端的木板处 , 木头空隙里还能看到藏有白色的沉积物 。 “这就是我太爷爷原来专门搅拌豆浆的‘推推’ , 是太爷爷自己动手制作的 。 ”
张斌回忆说 , 小时候每到腊月 , 家里就格外忙碌 , 晚上在大瓮里泡豆子 , 第二天天没亮就起来烧火磨豆浆、煮豆浆、点豆腐 , 而这个“推推” , 就是将大瓮里的豆腐脑搅拌后并打碎 , 确保后期做豆腐时挤压出多余的水分 。 “大瓮足有1.3米高 , 所以用这个‘推推’来搅拌就显得格外顺手 。 ”张斌说 , 爷爷张三民制作的豆腐在十里八乡都是很有名气的 。 腊月里 , 除了附近村民订购了豆腐 , 爷爷还要推着小车 , 走街串巷卖豆腐 。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富裕 , 爷爷常会把卖剩下的豆腐送给邻里 , 他说 , 卖吃食都是小本生意 , 但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吃到他亲手做的豆腐 。
张斌说在他上高中时候 , 爷爷去世了 , 父亲张恩宽独自拾起做豆腐手艺 , 开始没黑没明地泡豆子、磨豆浆、煮豆浆、点豆腐……200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 , 张恩宽见亲戚会制作凤翔豆花泡馍 , 于是他也跟着学习 , 从这之后 , 张恩宽就开始专业制作豆花泡馍 , 并开了一间早餐店 , 供应豆花泡馍 。 发源于秦地西府的豆花泡馍 , 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小吃 , 配料为豆花、豆浆、馍(锅盔片)、咸菜、辣椒油等 。 金黄色的锅盔用快刀削成薄片 , 形似金叶;白色的豆花 , 鲜嫩爽滑 , 煮而不散 。 用浓汁豆浆加佐料 , 将馍片和豆花滚汤烧煮 , 烩成一碗 , 豆花洁白 , 如白玉含脂 , 滑爽细嫩;馍片金黄 , 如金鱼嬉戏 , 软香耐嚼;汤色乳白 , 如琼浆玉液 , 豆香浓郁 , 再配以爽口时令小菜 , 让人回味无穷 。
“豆花泡馍讲究金玉琼浆 , 豆花要嫩、豆浆要‘煎’、辣子油要‘汪’ 。 ”张恩宽告诉张斌 , 自己在搅拌豆浆时 , 常常会把祖辈留下的“推推”拿出来 , 清洗干净 , 放在白滑的豆浆里搅一搅 , 这一搅 , 当年和父亲一起做豆腐的场景就会立刻出现在眼前 。
从小就看着父辈们制作豆腐的张斌出生于1992年 , 他大学毕业后 , 毅然回乡创业 。 他说 , 祖辈都是做豆腐生意 , 到了他手里 , 必须要想办法将街头小吃做成有规模的产业 。
“爷爷在世时常说 , 豆腐和人一样 , 要磨一磨 , 也许就成熟多了 。 我就是这样的 , 在创业前期 , 也遇到了好多问题 , 只有不畏惧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 ”张斌说 , 起初 , 他天天琢磨如何将“湿的”变成“干的” , 将“软的”变成
“硬的” , 馍 , 抽真空 , 装袋;豆浆变成粉 , 成为豆浆粉……无论怎样 , 就是要想办法 , 让在外地的人通过简便操作就可吃上豆花泡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