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万降至1.9万!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重症患者明显增多

12月31日 , 采访人员从广州市卫健委获悉 , 自12月23号以来 , 广州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 日均就诊量从高峰期的6万人下降至1.9万人 , 预计在2023年春节前就诊人数将进一步下降 。
从6万降至1.9万!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重症患者明显增多
文章图片
多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明显减少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绍 , 12月21日发热门诊接诊量为2315人次 , 12月29日接诊量为991人次 , 降幅超过50% , 其中珠江新城和儿童医院院区降幅较为明显 。 近一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减少了近20% , 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医”)则是下降了三分之一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说 , 从数据看发热病人就诊的高峰目前已经过去了 。 最高峰时南方医院线下发热门诊单日有1300多人就诊 , 现在是600多人 , 线上问诊的人数也下降了 。 “下一波高峰可能是有基础疾病的、感染后需要住院的老年人 , 但还没有看到明显的高峰 。 ”
从6万降至1.9万!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重症患者明显增多
文章图片
广州市卫健委介绍 , 广州原本有发热门诊114家 , 发热诊室179个 , 一共有诊间475个 , 日接诊能力约4万人次 。 12月1日启动发热门诊倍增计划至今 ,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开设发热门诊 , 发热门诊达202家 , 基层发热诊室274个 , 共有诊间1222个 , 日接诊能力可增至12.9万人次 。
尽管广州发热患者就诊人数大幅度减少 , 但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 在接受采访时 , 多家医院一线人员表示 , 目前医院急诊承压 , 重症人数和住院患者持续增多 , 其中不少为老年患者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詹少锋说 , 12月20日起 , 医院住院患者迅速增加 , 大部分是65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 只有小部分是年轻人 。
从6万降至1.9万!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重症患者明显增多
文章图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急诊科副主任余涛表示 , 这段时间 , 作为窗口科室的急诊科每日接诊量逐步攀升 , 日接诊量已接近400人 , 多是感染新冠病毒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 , 其中老年人就诊人数是往年的2-3倍 。 此外 , 在急诊科收治的病人中 , 重症约占三成到四成 , 其中需要上呼吸机的危重症病人约占4%-10% 。
12月28日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介绍 , 该科室病房60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 , 其中80%为老年人 。
当前 ,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 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 , 广州各大医院正在扩容重症资源 , 成立重症救治医疗队 , 并对医务人员开展统一培训 , 最大程度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
詹少峰表示 , 医院已把呼吸科和一些内科病房改造为呼吸感染科 , 还要求呼吸与危重症科至少配备200张床位 。 同时为了能收治重症患者 , 医院已把整个重症监护室作为后备力量 , 确保重症患者能得到救治 。
从6万降至1.9万!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重症患者明显增多
文章图片
余涛说 , 医院新增设了三个独立监护单元 , 目前重症监护床位已扩充至180个 , 增加了一倍 。 同时医院还筹集一批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设备 , 切实守好守住重症防线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称 , 医院已将综合ICU床位扩容至原来三倍 , 还新增3个感染监护病区 , 必要时可转换为ICU床位 , 力求最大限度实现“防重症”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