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圈”医院护士的自述:身边同事都“阳”了,有的人发烧了还在坚持上班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刘毅李杨
一线的医护人员 , 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
“决赛圈”医院护士的自述:身边同事都“阳”了,有的人发烧了还在坚持上班
文章图片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输液(图源:央广网)
“就像泄闸的洪水 。 ”吴红(化名)这样形容这一波新冠感染 。 吴红今年38岁 , 是广西某三甲医院手术室的护士 。
因为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新冠感染的病人 , 从12月13日开始 , 她周围的同事一个个“倒下了” 。 由于医院人手不足 , 不少医护感染了也要坚持工作 。
而因为新冠感染者越来越多 , 医院手术室被分为感染手术室和非感染手术室 。
吴红一直没有被感染 , 被大家称作“牧羊犬” 。 吴红说 , 曾经很害怕“阳” , 大家都“阳”了之后 , 心态反而更平和了 。
以下是吴红的自述:
不发烧了就立刻来上班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病人 , 病人里面有很多“阳”的 , 防不胜防 。
因为不能拒收阳性病人 , 外科医生成了医院第一批被感染的人 , 再然后是其他科室 。
外科医生被感染后 , 又把病毒带到手术间 。 随后 , 手术间里的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也被感染了 。
一般喉咙干、痒、想咳嗽这些症状一出现 , 我们就知道身体不妙 , 下班后往往自己做抗原或者到医院做核酸 。 首发症状第一天做抗原很难检测出来 , 主任就让大家注意观察 , 一旦高烧不舒服就发信息到群里 , 好随时调动、安排工作 。
“决赛圈”医院护士的自述:身边同事都“阳”了,有的人发烧了还在坚持上班
文章图片
周围的同事、亲人都陆续感染发烧(受访者供图)
休息对我们是个奢侈的事情 。 由于医院感染的人太多 , 手术又不得不做 , 人手实在安排不过来 , 那些感染了的同事也没有太多时间休息 , 都是发烧了在家休息 , 退烧了就马上来上班 。
有一次一个正当班的同事全身发冷 , 难以支撑 , 全科室也没有可以替换她的人 , 主任只好挨个问大家烧退了没 。 这时 , 同事小乐说她觉得自己的烧慢慢退了 , 现在可以过来上班了 。 其实 , 小乐前一天晚上在岗位上发了低烧 , 当天上午也发着烧 , 结果半天都没有休息完 , 就要来上班了 。
当天她来上班后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 她说觉得自己踩在棉花上 , 走起路来一脚低一脚高 , 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
“阳”过的同事有人症状重一些 , 连续4天高烧不退;有人症状轻 , 只有喉咙痛 , 没有发烧;有人第一次感染症状轻微 , 之后又“复阳”了 , 症状反而更加严重 。
这几周 , 科室群里聊得最多的就是感染后的症状 , 大家都在群里交流都用了什么药 , 哪种药的效果好 , 在哪里可以买到药 , 等等 。 如果谁没有药的 , 谁有就去谁那里拿 。
有个同事的孩子发烧了没有美林 , 另一个同事恰好有 , 就叫了跑腿马上给她送过去 。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温暖 。
“决赛圈”医院护士的自述:身边同事都“阳”了,有的人发烧了还在坚持上班
文章图片
群里现在都在聊新冠症状(受访者供图)
很多人以为护士可以随便拿药 , 不会缺药 , 其实不然 。 我们和大家一样 , 生病了要去门诊排队 , 根据症状开药 。 好在 , 医院每天会煲中药发放到科室给大家服用 , 有预防中药、治疗中药 , 孕妇也有预防、治疗两种中药 。 大家都说有效果 。
科室设立感染手术间和非感染手术间
因为许多要做手术的病人也“阳”了 , 为了尽可能地隔绝感染 , 科室设立了感染手术间和非感染手术间 。
有时候手术太多做不过来 , 就不能严格地按照手术室划分来做手术 , 只能先做阴性病人手术 , 接台再做阳性病人的手术 , 最后做好终末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