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

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本文转自:铜川日报
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
本报采访人员袁欣
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
文章图片
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
文章图片
急诊科 , 是医院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 这里的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 随时迎接各类急救任务 。
连日来 ,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 , 加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现状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由于接诊量翻倍 , 医护人员也因感染导致身体状况不佳 。 双重压力的考验下 , 他们依然迎难而上 , 用坚守换取生命通道的畅通 。
“感谢急诊科的医生们 , 你们带病救人 , 硬是把我母亲的生命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 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2022年12月26日 , 患者的子女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们不住地道谢 。
挽救75岁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 , 是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北中医孙思邈医院急诊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 由于发热患者持续激增 , 从2022年12月19日至今 , 每天急诊科接诊量都居高不下 , 仅2023年1月2日 , 急诊接诊量就有332人 , 单日接诊量超同期4倍 。 发热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占比明显增多……面对接踵而来的繁重救治压力 , 北中医急诊科的医生们一直在全力应对 。
45岁的乔庆涛是北中医孙思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 连他在内急诊科也只有8名医生 。 大家日夜坚守 , 还要出院进行120急救 。 “因为工作量剧增 , 而急诊科的医生们除了我都‘阳了’ , 眼下正是最困难的时候 , 但是大家都带病坚守岗位 , 重伤也不下火线 , 持续加班、熬夜 , 没人退缩 , 没有人抱怨 。 科室医生王帅、汪宁、王锦超、张奎等人都是带病上岗 , 一坚持就是24个小时 。 大家团结一心 , 直面困难 , 都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 , 这让我非常感动 。 ”
从2022年12月19日至今 , 半个多月来乔庆涛没有休息过一天 。 早晨6点半起床洗漱 , 7点到医院 , 忙的时候他要一直坚守到凌晨 。
急诊科能有多忙?“早上带了两个鸡蛋当早点 , 到中午三点该吃午饭时才发现 , 两个鸡蛋还在那 。 ”乔庆涛苦笑着说 。 同为医护人员的爱人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 一直高烧不退 , 乔庆涛也没时间照顾 , 全靠上初三的儿子在家给她端水喂药 , 简单做口吃的 。
中午饭堂给送的盒饭 , 到两三点钟早已经冰凉 , 晚上乔庆涛经常给大家买一些方便面、火腿肠、牛奶当作晚饭对付一下 。 由于精神高度紧张 , 工作压力很大 , 加上盒饭和方便面提供的营养有限 , 急诊科医生的体重都降得厉害 。 “我以前的体重在105公斤 , 最近瘦了将近10公斤 。 ”王帅对采访人员说 。 前几天王帅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 顶着头痛和高烧 , 吃了点药又返岗上班 。
面对超负荷的工作 , 作为一名党员 , 乔庆涛坚定地说:“疫情不退、防控不止 ,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坚持 , 继续加班加点 , 及时救治病人 。 宁愿架上药生尘 , 但愿人间无疾苦 。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早日能疫祛花开 , 人们都健康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