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江源打个喷嚏,长江就会感冒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为啥说江源打个喷嚏,长江就会感冒
文章图片
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区进行科考 。 资料图
雪山遍布、河湖波涌、草甸延绵 。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长江源区 , 风景绮丽壮观 。 其背后 , 则是十分复杂、脆弱的生态系统 。 这里植被和土壤的“表层肌肤”对维系江源生态系统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为深入观测研究江源植被和土壤 , 来自长江科学院的青年科研团队近年来多次参加江源科考 , 深入江源腹地 , 探寻江源植被生态奥秘 , 开展模拟升温和径流冲刷等试验 , 摸清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风险 。 通过长期观测和多种试验 , 聆听江源植被“言语” , 为江源生态保护提供科研支撑 。
徒步穿越秦岭考察植被分布、踏遍北京周边山地寻找北柴胡 , 1982年出生的长江科学院任斐鹏博士热衷探究植物生态多样性 , 在大学读硕读博期间足迹已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 在他看来 , 地球表层的植被与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 能直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 。
巍峨神圣的雪山、蜿蜒曲折的河道、草肥水美的湿地、地下厚厚的冻土、不时冒出的藏羚 , 这是任斐鹏2014年首次在长江源参加科考时看到的壮丽场景 。 凭借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学等领域的长期专业积累 , 让他将目光锁定在江源植被和土壤生态系统 。
“如果将流域生态系统比作人体 , 植被和土壤如同人体的肌肤 , 为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 ”任斐鹏说 , 观测和研究植物如同“聆听植被言语” , 过程虽然艰辛枯燥 , 但通过大量信息读取和比对 , 就能感知植被生态的环境偏好和健康状态 , 尤其是在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中 , 植被依然丰富多样 , 值得重点关注研究 。
科考途中每到一个考察点 , 任斐鹏和队友都会按照1米×1米、5米×5米的正方形面积 , 分别布设草地和灌丛调查样方 , 详细观测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组成、植株高度、物种多度、分盖度和总盖度等指标 , 记录土壤类型、干扰程度、坡度和坡向等生境指标 。
夏日江源 , 漫山遍野是黄绿交织的草甸 。 身处其中 , 常会让人产生来到北方茫茫大草原的错觉 。 “长江源区的高寒草甸和内蒙古等北方草原外观看上去相似 , 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却完全不同 。 ”经过多年科考观测和对比研究 , 任斐鹏发现 , 我国北方广大草原主要是以耐旱的针茅、羊草等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种 。 这些植物多能生长至50厘米以上 , 因此能出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等景象 。
而长江源区的高寒草甸则以高原蒿草和矮蒿草等抗寒、耐旱的莎草科植物为优势种 , 植株通常比较矮小 , 普遍低于20厘米 。 任斐鹏说 , 江源地处高原 , 气候寒冷 , 植物的生长期也相对更短 , 一般5月底才返青 , 8月底就逐渐变黄 。
土壤环境也是任斐鹏和队友考察的重点 。 江源地处高原腹地 , 土壤发育过程缓慢 。 从调查来看 , 自青藏高原隆起至今 , 高寒草甸发育的土壤厚度多处调查点仅为15厘米至20厘米 , 一旦遭受破坏 , 短期内难以自然恢复 。
观测研究发现 , 江源地区植物附着生存的土壤 , 与北方草原也存在明显区别 。 内蒙古草原地区以黑钙土、棕钙土、荒漠土为主 , 土层较厚 , 腐殖质多肥力足 。 江源地区土壤则以高山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寒钙土为主 , 土壤土层较薄 , 加上土壤发育缓慢、植被退化等 , 常导致土壤肥力不足 。
大量冻土层分布是江源土壤又一大特点 。 任斐鹏介绍 , 当江源地区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 , 土壤中水分凝结成冰后将土壤冻结在一起 , 形成坚硬的冻土层 , 江源地区很多土壤冻结期超过5个月 。 “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 因此土壤冻结会隆起形成丘状地带 , 破坏土壤结构和植物根系 , 到了夏季升温冻土消融 , 极易出现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