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一座老宅 “盘活”一个古村( 二 )


歙县姬川村 , 因种植“灯笼柿”出名 。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 58岁的村民汪兴武是见证人 。
“村里有6家农家乐 , 我也开了一家 , 14个标间 。 ”跟游客打交道多了 , 细心的汪兴武发现 , 游客住下来后 , 吃饭、买农副产品的消费就多 。 他粗略算了一笔账:过去游客来看风景、拍照 , 最多买点柿子 , 看着人多 , 但收入少 。 如果游客住一晚 , 消费成倍增加 。
让游客住下 , 成为乡村产业增值的“放大器” 。
34岁的汪庆荣 , 是汪兴武的儿子 , 以前在合肥上班 , 现在返乡担任村干部 , 同时帮衬着父亲的生意 。 “我们这个农家乐层次还比较低 , 不太能满足游客需要 。 ”搞民宿 , 拉长产业链条 , 汪庆荣坦言村里缺乏这个能力 , 也缺钱 。 他希望有大企业来投资 , 围绕“灯笼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
据了解 , 姬川村一年约有6万名游客 , 在旺季的周末 , 一天就有2000多人 , 但绝大部分几个小时后就走了 。 这是等待姬川村人开采的“金矿” 。
引凤来栖
人才赋能产业兴
当一座房子成了酒店 , 人紧随而来 。
山东人庄东营 , 曾在上海工作多年 , 如今他常年在黟县碧阳镇丰梧村 , 运营一个三产融合项目 。 “以民宿产业为龙头 , 包括糯稻种植和米酒加工 。 ”庄东营说 , 他从未想过人到中年 , 会成为一个“村里人” 。
产业的布局带来了他的人生转变 。
庄东营介绍 , 这个项目中的民宿还在建设 , 但种植和加工业态已投产运营 。 公司租了村里400多亩地 , 种糯稻 , 开办酒厂 , 此外还有2000多亩的订单生产 , 收购价确保高出市场价每斤一毛钱左右 。 “不去开发区 , 而是把酒厂开办在村里 , 是因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 , 适合建在村里 , 有乡村文化的加成 。 ”庄东营说 , 除了他 , 因为经营需要 , 公司还招聘了一些年轻员工 , 在村里工作 。
在歙县许村镇 , 破败的老影院在一群年轻人手里获得新生 , 重新鸣锣开演 。
“《许村有喜》是我们剧场的第一部原创戏剧 。 剧本参考民间故事 , 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 , 将话剧、戏曲、舞蹈等艺术融为一体 。 ”剧场负责人孟成说 , 老影院年久失修 , 已闲置多年 , 2021年 , 他们盘下影院 , 把这里打造成集非遗文化传承、展示、互动、摄影为一体的影院民宿 。 “在我们的团队中 , 有人学习表演、有人曾是电视媒体人 , 大都不是本地人 , 但我们都热爱这里的文化氛围 , 因而聚在一起打造了这个徽派小剧场 。 ”
乡村振兴 , 人才是关键 。 采访中 , 采访人员发现 , 当一家民宿投入运营后 , 就会带动一些人回到村里来 。 这些返乡入乡人员不仅有知识 , 还怀揣相应的专业特长;不仅有较为丰富的阅历 , 还手握相对广泛的人脉资源;不仅有顺应城乡融合的驾驭能力 , 还展现出产业要素嫁接配置的跨界思维 。
不过 , 与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 , 人才集聚的速度仍然较慢 。 “最缺的还是人才!”谈到酒店经营 , 黄智勇深有体会地说 , 现在村里年轻人还是太少 , 主要原因是缺乏带动力强的产业 , “只有产业强了才能带动人才聚集” 。 为此 , 自身培训就成为酒店解决人才问题的重要选择 。
在“交叉小径的花园” , 面对“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民宿从业人才”的现实 , 经营者会定期邀请专家 , 给员工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 “店里有一位阿姨 , 一辈子没喝过咖啡 , 现在可以很熟练地冲泡 , 并且可以根据客人的爱好调整口味 。 ”民宿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