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娟团队最新研究:新冠住院患者重症比例约3%,春节将加速感染浪潮,需保护弱势群体( 二 )


进一步追溯显示 , 94%(105/112)的BQ.1感染病例和96%(24/25)的XBB感染病例来自境外 。 而BQ.1和XBB都是欧洲和北美地区新出现Omicron亚型 , 因此它们可能也是最近才输入上海的 。 而对于包括BF.7在内的BA.5.2 , 有38%-64%的感染病例可归为输入性病例 , 其余可追溯到大陆其他地区 , 说明BA.5.2和BF.7在上海出现之前可能已在多地广泛传播 。
研究团队检查了各个城市的新增病例期刊 , 发现北京以BF.7为主 , 而广州以BA.5.2为主 , 有北京接触史的病例主要感染BF.7 , 有广州接触史的病例主要感染BA.5.2 。
截至2022年11月29日 , 全国新冠感染者的重症/危重症病例总发生率为0.035% 。 由于近期不再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 因此无法确定实际感染人数 , 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人数 。
为了评估重症/危重症病例在有症状住院患者中的比例 , 研究团队仔细检查了2022年9月1日至12月26日期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5706例有症状患者 , 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既往病史将其分为4组 。 其中5533例(96.97%)患者被分类为轻/中症病例 , 其余173例(3.03%)患者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病例 。 173例重症/危重症病例中 , 有153例(2.68%)存在严重的合并症 , 20例(0.35%)无合并症 。
陈赛娟团队最新研究:新冠住院患者重症比例约3%,春节将加速感染浪潮,需保护弱势群体
文章图片
这些患者中 , 疾病严重程度与年龄显著相关 , 无合并症的重症/危重症病例的中位年龄为66岁 , 有合并症的重症/危重症病例的中位年龄为59岁 , 而轻/中症病例的中位年龄为39岁 。 此外 , 男性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
陈赛娟团队最新研究:新冠住院患者重症比例约3%,春节将加速感染浪潮,需保护弱势群体
文章图片
陈赛娟团队最新研究:新冠住院患者重症比例约3%,春节将加速感染浪潮,需保护弱势群体
文章图片
接下来 , 研究团队进行了数学建模 , 使用时滞微分方程评估了接下来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 , 以几个中西部省份(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的疫情传播情况 。 预测结果显示 , 广州此轮感染浪潮已过 , 北京、上海和重庆城区正处于浪潮之中 , 可能会在2022年底过去 , 而重庆郊区预计在2023年2月初出现感染浪潮 。
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2023年1月21日春节来临 , 1月中旬会开始出现大量人员流动 , 预测结果显示 , 春运会将感染浪潮加速15-30天 。 预计中西部省份的感染浪潮刚刚开始 , 预计四川会略早于陕西、甘肃和青海到达感染高峰 。
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大陆截至2022年11月29日所有新冠确诊病例数据 , 得到粗略的累计重症/危重症发生率为0.035% , 按照这一比例 , 如果中国一半的人口(约7亿人)在相对狭窄的时间窗口内(例如在4-6周内)感染 , 那么这些重症/危重症病例需要20万-25万ICU床位 。
而根据2022年9月1日至12月26日期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5706例有症状患者的情况来看 , 有173例(3.03%)被诊断为重症/危重症 。 尽管截至发稿时还没有死亡报告 , 但一些患者情况危急 , 可能会致命 , 这也凸显出在上海等疫情仍在持续的地方 , 对ICU病房的迫切需求 。
研究团队表示 ,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 , 高龄 , 以及几种合并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是重症/危重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 鉴于当前Omicron的快速传播 , 中国偏远地区的老年人 , 特别是那些健康状况不佳老年人 , 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更大 , 而且 , 一些地区 , 尤其是农村地区缺乏药物和ICU设施 。
研究团队建议 , 应当立即通过城乡社区医疗中心/站建立基于抗原检测的居家报告制度 , 收集COVID-19感染者情况 。 应针对低风险人群(已接种疫苗的60岁以下且无合并症人群)的有症状患者发放非处方药物 , 并及时对高危人群(60岁以上人群 , 特别是有合并症或未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进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 例如Paxlovid或VV116 。 特别是 , 可以考虑紧急授权我国科学家开发的VV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