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消化疾病防控版图(健康直通车(第108站))( 二 )


“指数聚焦4个维度 , 即消化系统疾病与肿瘤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危险因素的防控情况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救治情况 。 ”周脉耕介绍 , 各地根据每个维度和指标得分 , 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 要想降低疾病负担 , 需要立足于防和治 , 这也有利于贯彻三级预防理念 。 一级预防方面 , 通过健康中国行动 , 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 营造健康的环境 , 能够尽量避免得病;二级预防方面 , 可以做一些消化疾病的防治 , 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干预;三级预防方面 , 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 , 提高临床诊疗规范化和质量控制 , 提高疾病救治能力 。
据介绍 , 指数涵盖的十大病种包括5个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 , 还有5个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炎 。 此外 ,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诱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 , 也被纳入评估体系 。
为何选取上述10种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类别复杂 , 涉及的器官较多 , 在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中 , 想要全面覆盖所有病种难度很大 。 ”王洛伟介绍 , 考虑到老百姓最迫切的疾病治疗需求和目前实际的监测能力 , 项目组选择了百姓感觉负担较重、愈后较差、通过治疗能够改善的疾病作为主要病种 , 确定了上述十大病种进行监测 。 未来随着数据源的扩充或疾病流行趋势的改变 , 指数涉及的病种还会不断进行调整 。
以健康中国行动助力防控危险因素
关于消化系统疾病 , 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何在危险因素防控方面发力以提升居民的消化健康水平?
“从疾病成因看 , 消化疾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有许多危险因素 , 例如 , 如果爱吃特别烫的食物 , 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会大大上升 。 ”周脉耕介绍 , 制定消化指数指标时很难一一列举所有危险因素 , 项目组考虑到消化疾病危险因素的普遍性和数据的可及性 , 最终纳入了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生活方式3个维度共10个指标 , 分别为饮用水质量、幽门螺杆菌感染比例、乙肝丙肝每年发病比例、吸烟率、人均食盐摄入量、有害饮酒率、红肉摄入过量比例、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肥胖率、血脂异常患病率 。
解码消化疾病防控版图(健康直通车(第108站))】“在这些指标中 , 有一些危险因素是和其他慢性病共有的 , 例如吸烟、盐摄入量超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肥胖等 。 ”周脉耕介绍 , 在国家层面 , 针对危险因素的防控出台了许多措施——2007年 , 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0年 , 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2019年 , 启动健康中国行动发展战略 , 尽管未提到消化系统疾病 , 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以及健康环境促进行动都涉及上述危险因素的防控 , 传染病防控中还提到了病毒性肝炎的防控 。 周脉耕表示 , 整体来看 , 国家层面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防控危险因素策略和措施 , 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引下 , 各地将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 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 , 有助于人群消化健康水平以及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
李兆申认为 , 指数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 , 对指数进行正确解读并推广应用 , 进而落实干预、提升国民消化健康水平是最终目的 , 未来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