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农事忙 日日有进账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大棚农事忙 日日有进账
文章图片
图为青岛即墨区移风店镇谢家屯村农民正在大棚里采摘丑橘 。
1月5日 ,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一家庭农场的农民在大棚内采摘成熟的草莓供应市场 。 室外冷风瑟瑟 , 棚内温暖如春 , 棚上还不时往下滴答水珠 。 眼下 , 这个农场的草莓已经陆续成熟 , 绿油油的草莓叶子中间 , 点缀着一颗颗红艳艳的果实 , 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果香 。 农场主王长财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我这两亩草莓 , 每年从元旦开始采摘 , 供应春节市场 , 一直到来年‘五一’草莓下市 , 总共能收入10万元呢 。 ”他的这个家庭农场 , 除了种植草莓 , 还种植了葡萄、丑橘、水稻、地瓜等 。
眼下正是“小寒”农闲时节 , 可是在即墨区移风店镇冬暖式大棚里 , 采访人员看到农民都在忙着蔬菜生产管理 , 抢抓农时做好管护、采收、御寒等工作 , 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 眼下正是“小寒”农闲时节 , 可是在即墨区移风店镇冬暖式大棚里 , 采访人员看到农民都在忙着蔬菜生产管理 , 抢抓农时做好管护、采收、御寒等工作 , 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 对他们来说 , 已经没有冬闲的概念 , 和往常一样 , 种菜增收才是最重要的事 。 “这个冬天我们可是闲不下来了 , 光这些草莓就够忙到年关 , 真的是天天卖草莓、日日有进账呢 。 ”王长财乐呵呵地说 。
采访人员走进位于移风店镇上泊村的蝴蝶兰大棚 , 一簇簇花瓣挂满摇曳的枝头 。 大棚的主人黑克勇正在花丛中帮客户组合造型 , 他说:“今年‘夏日黄金’‘橘美人’‘满堂红’这几个品种的蝴蝶兰都特别紧俏 , 前来订购的客商络绎不绝 。 ”
“全家福”“一帆风顺”等多种美好寓意的组合盆景备受人们喜爱 。 黑克勇告诉采访人员:“今年蝴蝶兰的价格每单株25-30元 , 混合组配8株的卖到200元 。 如今农历春节将至 , 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 , 现在已有蝴蝶兰销往青岛、济南、淄博、烟台等周边市场 。 ”采访中采访人员了解到 , 该大棚里已经备有3万株花卉为春节销售做准备 。
室外寒气逼人 。 采访人员走进移风店镇黄戈庄村的蔬菜大棚中 , 立刻感受到大棚内暖意融融 , 农民都在自家的大棚里忙着蔬菜生产管理 。 大棚里可见一片片绿油油、一垄垄郁郁葱葱的嫩苗 , 青翠欲滴 , 生机勃勃 , 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 。 村民吴兴开正在大棚里管护西红柿 。 他说:“我们冬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 到大棚里来管理照看着这些蔬菜 , 一天不看着 , 就好像心里缺少了点什么 。 再说了 , 大棚种植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 蔬菜的种类也多了 。 ”在西红柿大棚里吴兴开开心地和我们聊着 。 “俺现在是想着点子种菜 , 啥菜贵种啥 , 啥法种效益好用啥法 。 嫁接黄瓜高产俺就在棚里搞嫁接黄瓜 , 立体种植增收 , 俺就在棚里搞立体种植 。 这几年 , 俺村凡是搞大棚的都富了 。 大伙儿尝到了种大棚菜的甜头 , 现在都争着种、比着种、想着点子种 , 一到冬天 , 村里没有一个闲人 , 外人一找 , 准是钻到大棚里管理棚菜去了 。 俺村大棚多 , 俺村农民在银行的存款也多 。 ”
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温室蔬菜大棚 , 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 移风店镇把发展冬暖式温室大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 , 从大棚搭建、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 , 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现在移风店镇的农民不仅成为大棚种植的“土专家” , 更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