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丨日夜坚守只为每一份健康

央广网北京1月9日消息(总台采访人员谭瑱梁明星安徽台采访人员孙玲娟)《民生样本 , 年度记录》今天带您回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过去十年 , 我国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 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 , 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网 。 新的一年 ,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 医院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
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丨日夜坚守只为每一份健康
文章图片
安医大一附院(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看病难 , 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 2013年 ,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被提上议程 , 那一年 , 我们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患者老倪:药从药房开 , 又要划卡 , 又要说几号窗口去排队 , 窗口搞错了 , 我又回来再去重新排 。
2014年 , 几十台挂号终端机正式上岗 , 医院挂号处、缴费处前的长龙不见了 。
患者老郝:一卡通一划 , 直接到二层 , 排队等着 , 前面有三个人 , 再次一划 , 就到药房了 , 然后交钱取药 。
2015年 , 药品加成取消 , 医疗耗材收费降低 , 患者看病花的钱变少了 。
患者马先生:花了不算多 , 大概在100元以内 。 以前做胃镜都要五六百元 。
2016年 , 医院推进亚专科建设 , 科室划分更精细 , 各科室铆足劲儿做精、做专、做强 。
医生廖贵益:亚专科的开展对医生来说就是技术越来越精 , 就是熟能生巧 。
2017年 , 医院高新院区开诊 , 采用“大专科 , 小综合”的模式 ,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医疗 。
2018年 , 在空中救援通道的助力之下 , 医院交出了一年150多例肾移植手术的优异答卷 。
时任院长梁朝朝:我们现在有航空救援、有直升机 , 能用直升机去运送器官 , 能非常明显地提高手术效果 。
2019年 , 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挂牌成立 , 患者足不出户 , 就能在线获得医疗服务 。
医生:“你把摄像头稍微移一下 , 我看看小腿上的皮疹好不好?”
2020年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医院成为无声的“战场” , 医护人员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 安医大一附院也不例外 。
医生李永怀:2月26日 , 第一批6位患者同时出院 , 那一天对我们医护人员是鼓舞 , 病人是可以治好的 。
2021年 , 肥东县人民医院成为安医大一附院的新成员 , 肥东县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
医生:病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 , 而且能看得好病 。
2022年 , 第十年……
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丨日夜坚守只为每一份健康
文章图片
安医大一附院发热门诊(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绩溪路院区门诊大厅 , 一位有基础病的患者正在向志愿者咨询 。 与以往来医院看病不同 , 这次他还有了新冠症状 , 该去发热门诊还是去基础病科室?志愿者马上引导他到分诊台 。 在这里 , 值班护士将根据他的具体症状进行导医和分流 。 医院绩溪路门诊副主任吴丹说 , 现在全院所有病区都可以收治新冠患者 。 “如果阳性病人的新冠症状比较重 , 一般建议他看相应的科室 , 比如呼吸系统疾病 , 就看呼吸科 。 如果是基础疾病较重 , 合并新冠 , 但是新冠症状不重 , 还是看原先的基础疾病科 。 如果有原先基础肾脏疾病 , 新冠症状表现为一般的 , 以肾脏疾病为主 , 就到肾脏科 。 ”
民生样本 年度记录丨日夜坚守只为每一份健康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