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国标健康老人吗?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你是国标健康老人吗?
文章图片
你是国标健康老人吗?】老有所乐唱红歌 。 邱旭东摄
□采访人员喻晓佩
近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 明确了“健康老人”的9点要求 。 《标准》指出 , 健康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 , 并在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状态 。
人固有一老 , 人们都希望年老之后还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 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标准》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什么指导意义?具体标准有哪些?采访人员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 倾听他们的分析与建议 。
躯体健康:带病生活是常态
“《标准》通过进一步完善衡量指标 , 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 , 传递了更积极的生活理念——老年人带病生活是常态 , 只要能有效控制 , 就是一个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 。 ”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的主任医师林峰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是说 。
林峰表示 , 《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人员对60周岁及以上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的评估 。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健康3个维度(总和满分为100分) , 即:躯体健康(0至50分)、心理健康(0至30分)、社会健康(0至20分)3项一级指标 , 各一级指标下细分二级、三级指标 , 每项三级指标对应不同分值 。 80至100分且健康评估3个维度均为“健康”的老年人 , 可评估为健康老年人;不满足“健康”和“不健康”评估标准的老年人 , 评估为基本健康;59分及以下 , 或躯体健康维度为不健康 , 或心理健康维度为不健康 , 或社会健康维度总分为零的老年人 , 为不健康状态 。
根据《标准》 , 评估老年人躯体健康的包括: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 老人自理能力是身体健康的直接体现 , 也是多项能力的综合表现;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会导致增龄性视力、听力下降、智力及咀嚼功能下降 , 健康老年人应当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营养状况良好 , 造成营养状况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如代谢能力下降、消化能力下降、疾病慢性消耗等;很多疾病大多由多种高危因素长期积累后发生 , 比如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就容易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老年人“多病共存”是一种常态 , 只要身体主要健康指标能控制在相对正常的范围 , 就属于健康老人 。
心理健康:乐观积极更长寿
“认知功能对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主性、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专家钟海龙向采访人员介绍道 ,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认知功能异常的老人越来越多 , 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 因衰老带来的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会发生变化 , 只要不影响日常独立生活能力 , 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 , 可视为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
钟海龙表示 , 根据《标准》 , 除了认知功能这一标准外 , 心理健康的老年人还应当乐观积极 , 自我满意 。 老年人相比年轻时 , 更容易受到身边负面事件和疾病困扰 , 而良好的情绪会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 提高晚年幸福感 。 除了老年人自我调节外 , 乐观面对疾病和生老病亡 , 家人也应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 , 帮助老人改变观念 , 拥抱老年生活 。 家人和社会的关爱对维持老年人健康老年观有着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