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万人的数据,告诉你多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后果

导语:日前 , 新冠感染的第一波高峰已至 , 但大部分第一波感染的人尚未完全恢复 。 春节的临近伴随着XBB系列毒株的进入 , 人们普遍担心二次或多次感染的后果 , 更有微信聊天截图疯传二次感染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要了解事实真相 , 我们应该首先参考一下已有过多轮感染的其他国家的经验 。 今天 , 我们从科研的角度深入了解580万人的数据 , 了解真实世界里多次感染新冠病的后果 。 殷鉴不远 , 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的面对新冠疫情 , 而非被各种妄言裹挟 。
582万人的数据揭示新冠再感染的后果
不止中国 , 全球多个国家都正在经历新冠病毒的反复感染 。 以往关于新冠再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仅限于再次感染风险的调查 , 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新冠感染急性期住院或死亡风险差异的比较评估 。 再感染是否会导致严重后果 , 增加后遗症的风险却不得而知 。
近日 ,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临床流行病学中心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等联合团队在Naturemedicine发表题为“AcuteandpostacutesequelaeassociatedwithSARS-CoV-2reinfection”的研究成果 。 此项研究使用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医疗保健数据库5,819,264人的数据 , 包括仅感染一次新冠病毒(n=443,588)、再次感染(两次或多次感染 , n=40,947)和未感染对照者(n=5,334,729) , 分析了6个月内再次感染导致的健康风险 , 包括各种器官系统的全因死亡率、住院治疗和后遗症 。 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时间的中位数分布为191天 , 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时间的中位数分布为158天 。
580万人的数据,告诉你多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后果
文章图片
图1研究成果(图源:[1])
01
再感染者全因死亡率和住院风险增加 , 且至少患有一种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了解再感染是否会增加健康风险 , 研究首先使用逆概率加权生存模型分析了与未再感染的人相比 , 再感染的人的全因死亡率、住院率和器官系统的健康风险 。 再感染定义为距离首次阳性至少90天后新冠检测再呈阳性 。 指定90天的时间范围是为了降低阳性结果与首次感染相关的可能性 。
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与未发生再感染的患者相比 , 发生再感染的患者在6个月时每千人全因死亡负担增加115% 。 再感染患者的住院负担增加214% , 且至少有一种新冠感染后遗症负担增加74%;再感染患者肺部后遗症的负担增加240% , 肺外器官系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增加193%、凝血和血液病增加205%、疲劳增加127%、胃肠疾病增加134%、肾脏疾病增加249%、心理健康障碍增加99%、糖尿病增加69%、肌肉骨骼疾病增加62%和神经障碍负担增加56%;从首次感染到再感染的时间长度与再感染的全因死亡率、住院和至少一种后遗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变化;无论疫苗接种状况如何 , 再感染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住院率、至少一种后遗症和不同器官系统的后遗症风险相关 。
580万人的数据,告诉你多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后果
文章图片
图2再感染者与未再感染者后遗症的风险和负担(图源:[1])
580万人的数据,告诉你多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后果】02
感染次数越多 , 累积后遗症风险越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多重感染者的累积风险 , 研究估计了仅一次感染、两次、三次或更多次感染的累积风险和负担 。 通过对数据分果发现随着感染数量的增加 , 一年内每千人不良健康结果负担增加 , 且存在分级关联:一次感染、两次、三次或更多次感染的患者住院负担分别增加了40%、302%、528% , 至少有一种新冠感染后遗症负担分别增加了24%、57%、67%;再感染患者肺部后遗症的负担分别增加了87%、238%、308% , 肺外器官系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分别增加了54%、186%、335% , 凝血和血液病分别增加了62%、194%、324% , 疲劳分别增加了43%、139%、224% , 胃肠疾病分别增加了28%、119%、198% , 肾脏疾病分别增加了38%、189%、389% , 心理健康障碍分别增加了26%、89%、122% , 糖尿病分别增加了35%、106%、185% , 肌肉骨骼疾病分别增加了23%、52%、80%和神经障碍负担分别增加了25%、69%、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