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小经济” 乡村“大变样”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庭院“小经济” 乡村“大变样”
文章图片
那寨溪居庭院(资料图片)
庭院“小经济” 乡村“大变样”
文章图片
南坑镇村民张森苗在庭院内种植兰花 。 李小琴摄
日前 , 国家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部出台指导意见 , 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 以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 。
作为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 , 南靖县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的过程中 , 积极探索发展庭院经济 , 努力让小庭院成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 。
庭院美化幸福满满
冬日的暖阳铺洒大地 , 走进南靖县金山镇水美村村民吴枝华家中 , 干净整洁的院落内种植着错落有致的绿植 , 五颜六色的鲜花开得正艳 。 “小院种上花花草草 , 环境美了 , 自己住得也舒适开心 。 ”吴枝华说 。
“在农村 ,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庭院 。 以往 , 很多庭院都被杂乱的堆积物占领 , 庭院环境脏乱差 。 2021年5月以来 , 我们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 , 引导大家打扮自家庭院 。 ”金山镇妇联主席詹美芳说 , 起初有一些村民不以为然 , 不愿配合 。 为此 , 村干部带着他们到示范户家参观交流 , 身临其境感受好环境带来的幸福感 , 村民的观念渐渐发生改变 。
在詹美芳看来 , “美丽庭院”创建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村容村貌 , 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 。 为此 , 他们在创建过程中广泛征集群众意见 , 了解群众需求 。 村民喜欢在庭院种植蔬菜 , 他们便统一规划“蔬菜区” , 让庭院看起来整齐有序 。 此外 , 在村庄主干道规划设计篱笆 , 村道两旁种上一些容易养护的绿化苗 , 并完善路灯等道路配套设施 , 让村庄更美 。
金山镇还创新推出“美丽庭院+巾帼宣讲”模式 , 组建“鹅仙子”巾帼宣讲队 , 深入家家户户、田间地头 , 开展“美丽庭院”宣讲 , 通过自编自导的快板宣讲 , 让“美丽庭院”家喻户晓 。
庭院“小经济” 乡村“大变样”】“截至目前 , 我们已经培育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20个、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45个、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81个 。 ”詹美芳说 。
“美丽庭院” , 让乡村变了样 。 不仅美化了环境 , 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 。
企业带动村民有望增收
“美丽庭院”如何转化为“美丽经济”?
南靖县农业农村局项目办主任吴国海认为 , 过去村民的资源利用意识不强 , 导致不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形成闲置用地 。 有些村民则习惯于以满足自家需求为主 , 还没有放眼于商品化发展 。 其次 , 庭院经济发展往往缺乏统一规划 , 种养结构相对比较随意 , 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 为此 , 他们结合当地实际 , 联合龙头企业引导村民种植兰花、金线莲等 。
以金线莲为例 , 南靖农业农村局挑选三家龙头企业 , 采取“公司+农户”方式 , 由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 , 农户在自家庭院内种植 , 企业按市场价回购 , 村民们也可自主选择销售渠道 。 目前 , 仅福建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企业 , 就带动100多户农户在庭院内种植金线莲 。
“再过一个月 , 这批金线莲就可以采收了!”在山城镇葛山村 , 村民韩龙团指着庭院前一株株长势喜人的金线莲兴奋地说 。
韩龙团说 , 金线莲非常娇贵 , 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 ,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指标 。 为了方便管理 , 他安装了智能设备 , 当温度超过35°C时 , 系统就会自动喷水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