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应细嚼慢咽,不可“风卷残云”( 二 )


异物卡顿在食管后会使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 , 伴有异物梗阻感 , 若异物较大压迫气管或喉部 , 尤其注意幼儿 , 可致其呼吸困难 , 甚至窒息 。 孔令建建议 ,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 , 应立即就诊 , 切忌强行用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家常方法企图将异物吞下 , 以免加重损伤 , 导致并发症 , 增大治疗难度 。 对于幼儿来说 , 有两种异物最为紧急 , 一种是电池类 , 电池非常危险 , 在消化道内接触到消化道液体之后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 短时间内即可烧伤消化道 , 甚至穿孔 。 另一种是磁力珠 , 磁力珠这种小东西看着圆溜溜的没什么棱角 , 其实隐藏了很大的危害性 , 若是误食两颗及以上 , 它们就能在体内吸附到一起 , 诱发胃肠道坏死和穿孔内瘘 , 危及生命 。
小心防范讲要领
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应该如何预防食管异物的窘况呢?孔令建提醒 , 宁可慢嚼三分 , 不可抢食一秒 。 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 , 切忌匆忙 , 尤其是进食带有鱼刺或骨头的食物时 , 应小心剔除细刺、碎骨 , 切忌将这类食物与米、面混合煮食 。 与此同时 , 老年人须严防义齿脱落 , 少吃黏性大的食物 , 用餐前要留心 , 睡眠前、全麻前应取下假牙 , 对松动的义齿要及时修复 。
需要强调的是 , 儿童各方面的发育尚很稚嫩 , 食道和气道较窄 , 吞咽功能也并不健全 , 要教育孩子不可因好奇心而将各类小物件放入口中玩耍 , 家人发现后需婉言劝说 , 让孩子抓紧吐出 , 绝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 , 以免因哭闹或拒绝使异物吸入气道 。 孔令建告诫 , 家长应注意避免给3岁以下的孩子直接食用容易卡喉的食物 , 例如花生米、果冻、坚果、口香糖、鱼刺、肉块、樱桃等 。 若有进食的需求 , 家长务必在小孩身边细心观察并示范吃法 , 必要时可将此类食物切碎研磨 , 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的可能 。
一口食物在嘴里应至少咀嚼20次 , 30次则更为科学合理 。 若是从健康饮食角度出发 , 人们要改变“风卷残云”的进餐陋习 。 无论男女老幼 , 吃饭都应该从容不迫 , 淡定而优雅 , 因为放慢吃喝的节奏 , 既能有效地预防异物阻塞食管 , 又能充分地品味美食 。
古人对细嚼慢咽也有着深刻见解和独到体会 。 《每日自咏歌》曾这样描述:“美食须熟嚼 , 生食不粗吞” 。 明朝《昨非庵日籑》云:“吃饭须细嚼慢咽 , 以津液送之 , 然后精味散于脾 , 华色充于肌 , 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 。 《老老恒言》认为:“入胃有三化 , 一火化 , 烂煮也;二口化 , 细嚼也;三腹化 , 入胃自化也” 。 《养病庸言》告诫:“不论粥饭点心 , 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
(衣晓峰)
进食应细嚼慢咽,不可“风卷残云”
文章图片
孔令建 ,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NOTES学组秘书、临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
《中国食品报》(2023年01月12日06版)
(责编:朱美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