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拯救深夜emo?主流媒体为何总爱晚上“煲鸡汤”?( 二 )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里 , 央视新闻都在为用户频繁密集地推送时事新闻 , 如果说白天是硬菜的话 , 那么到了晚上 , 我们就要在用户一天最柔软的时刻 , 送上一些睡前甜品 , 让用户整理思绪再出发 。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负责人就栏目定位阐述道 。
数据显示 ,相较于一般新闻 , “夜读”类文章“在看”和分享数据更高 , 二次传播效果也更好 , 相应的“吸粉”数值也较高 。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王仕勇分析称 , “夜读”这类伴睡文章可以抚慰人们忙碌一天的疲惫身心 , 充分发挥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按摩”的作用 , 很受用户欢迎 。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 , 寻求心理慰藉 。 社会转型之下各种矛盾凸显 , 人们的烦闷、焦虑需要得到纾解 , 因此夜晚时人们倾向于接触具有抚慰、激励作用的夜读内容 。
第二 , 满足交流需求 。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 人们生而就有分享、表达的欲望 , 但同时 , 若夜读中的分享与自己产生共鸣 , 也能得到极大满足 。
第三 , 收获知识道理 。 夜读丰富的题材内容和说理的叙事方式背后是专业媒体背书 , 人们可以通过夜读满足获取知识、明白道理、辨析是非的需求 。
第四 , 享受完美意境 。 就视觉呈现而言 , 优质的听觉呈现往往更能为受众营造出完美的想象意境 , 从而愉悦入眠 。
“夜读”不只是鸡汤
当各家媒体都做“夜读”栏目 , 同题竞争如何形成独特差异化?怎样才能生产出爆款?
1.选题捕捉热点 , 回应用户需求
要擅长捕捉热点话题、受众心理、动人瞬间等等 。 “越擅长捕捉 , 就越能走进人心里去 。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负责人一句话总结了选题策略 。
新华社“夜读”栏目统筹雷雯雯介绍说 , 在选稿上 , 新华社“夜读”更倾向可以打动人心的文章 , 内容适合于所有年龄段的读者 。“在稿件来源上 , 我们从不主张照搬互联网文章 , 而是与原作者沟通吸取其文章精华 , 然后按照‘夜读’调性进行深度加工 。 ”
“凡是青年关注的 , 我们都希望能关注到 , 尽力以情感共鸣实现思想价值引领 。 ”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李丽表示 , 中青报“夜思”栏目选题覆盖了从潮流文化到网络热词 , 从用户求学就业等现实诉求到单身、独居等带来的情感状态等广阔选题 。
2.内部联动 , 放大内容优势
《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总台丰富的文化节目均与央视新闻“夜读”有过联动 。 例如《这些文案用在作文里太合适了》《为什么要读经典 , 这里有你要的答案》等文章将电视节目中不容易被察觉的走心文案编辑成文 ,电视节目+“夜读”收获了优质内容的放大效应 , “夜读”成为总台优质内容推介的一个良好渠道 。
中青报上文化周刊、冰点周刊等优质文章也成为“夜思”栏目的强有力支撑 。 通过对报纸内容进行微调 , “夜思”栏目打造了不少爆款 。 例如《“今天很多恋爱都是催熟的”》是冰点周刊优秀采访人员对话复旦教授梁永安 , 以对答形式 , 帮助年轻人理解何为爱情 。 这篇文章推送后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20万+ , 后台讨论很热烈 。
3.精细化运营 , 让栏目“厚”起来
除了在排版、配图、播音、配乐等细节上下足功夫 , 主流媒体在运营“夜读”栏目时也别有创新 。 例如新华社、央视新闻分别以名家画廊和手绘插画固定作为栏目头图 , 增加栏目辨识度 。
中青报“夜思”栏目 在起标题上颇为用心 , 往往选择对象感强烈的“我”“你”“我们”这类人称代词 , 意在拉近心理距离 , 达成心灵层面的面对面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