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发的这笔“灾难财”,里面有几分良心?( 二 )


根据CEO艾伯乐对外发布的数字 , 2022年公司预计生产1.2亿个疗程的Paxlovid 。 相比新冠疫苗数以10亿计的年生产规模 , 1.2亿盒Paxlovid远不够全世界分的 。
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出高价拿走了大部分 。 Paxlovid的全球不平等问题充分凸显 。
新药问世不久 , 美国联邦政府就决定批量采购1000万个疗程 , 发现不够之后又追加了1000万个 。 剩下很多销往了欧洲和澳洲等发达地区 。 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Oxfam)在2022年11月的一篇报告中指出 , 2022年生产的Paxlovid , 只有约1/4流入中低收入国家 。 世卫组织驻索马里的代表曾透露 , 拥有1700万人口的索马里 , 共获得了约300盒Paxlovid 。
辉瑞发的这笔“灾难财”,里面有几分良心?】此时 , 辉瑞作为一个跨国药企 , 以及特效药Paxlovid的垄断者 , 肩上无疑扛着Paxlovid在全世界可及的责任 。 然而至少在2022年 , 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6亿 , 这个责任是辉瑞扛不动的 。
1月8日 ,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 , 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 。
一位某跨国药企的员工告诉虎嗅 , 不论辉瑞最后的出价是多少 , 辉瑞没有把Paxlovid压低到医保局能接受的价格 , 应该是受到了公司内部遵循的全球定价策略的制约 。 出价过低 , 会影响到产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推广 。
此前辉瑞官方披露称 , Paxlovid的定价是按照国民收入水平分级的 , 高、中高、中、中低、低收入国家对应不同的价格 。 其中 , 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价格是公开的:辉瑞给高收入国家530美元/疗程 , 中高收入国家250美元/疗程;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国家的价格 , 则是“非盈利价格” 。
从目前的信息看 , Paxlovid在国内各个渠道的售价最低1890元 , 大致趋近于中高收入国家每盒250美元(约合1700人民币)的标准 。 不论辉瑞在保密谈判中愿意为了中国的市场规模做出多大让步(所谓“以量换价”) , 显然还是和医保局的预期存在距离 。 根据辉瑞方面1月9日透露 , 医保局的期望价格 , 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 。
总之 , 降价的事暂时没有指望了 。 然而 , 目前Paxlovid在国内首要的问题还不是贵 , 而是缺货 。
一些患者即便有钱也买不到 。 地方医保响应上级文件 , 对Paxlovid临时性支付到今年3月31日 , 幸运的患者可以用200元左右的价格得到Paxlovid 。 但即便在一线城市的大医院 , Paxlovid库存也十分有限 , 每日限量供应 , 只开给十分需要的患者 , 开药需要院领导签字 。
中国目前的状况 , 放在各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符合的:Paxlovid买不到 , 且买不起 。 辉瑞在可及性上的工作 , 还远没有达到全球利益相关者的期待 。
为什么依然缺货
Paxlovid不可及的问题 , 根源在于产量限制 。
对此 , 国际社会寄希望于Paxlovid可以在更多代工企业生产 , 或者仿制药尽快实现规模生产 。
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所限 , Paxlovid及其仿制药的产能扩张需要数月的时间 。
据辉瑞官方专家的说法 , 生产Paxlovid就像搭建积木 , 每一个部件都先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制造 , 再汇聚到一个地方完成组装 , 制造商涉及超10个国家的20多个地点 。 辉瑞高管表示 , 没有时间为了生产Paxlovid单独建厂 , 药品的化学反应需要几天才能在可控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 , 完成最初的构建模块就需要三个月 , 除此之外 , 药物主要成分制造、药物包装加上运输和质量检测的时间 , 其周期缩短后仍需要7个月 。
同理 , 虽然辉瑞在2021年11月就授权了Paxlovid仿制药的生产 , 但直到一年后的2022年12月26日 , 才出现了首款被世卫组织认证(WHO-PQ , 这是药品加入各类国际援助计划的前提)的仿制药 。 受原材料、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 , 仿制药想大批量地在中低收入国家铺开 , 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 。